學者受訪表示,今年訂單、出口暢旺持續,經濟成長「保5」可樂觀期待;不過,因國內疫情尚未完全解封、內需服務業止跌回升力道有限,下班年度預估仍然艱困,提醒政府應提供必要協助,避免社會系統瀕臨崩潰。
學者更具體指出,「疫苗施打是關鍵」,若全台年底前疫苗施打率未達有集體保護力的6-7成,預估整體內需市場復甦時程就會拖到明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這波疫情間因資金寬鬆,許多現金流入房地產、股票,財富效果讓所得分配惡化,產業呈現「M型化」,其中商業服務業衝擊最大,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業績都直直落,僅有倉儲物流與出口相關維持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批發業綜計1至5月營業額為4兆8,217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8.0%。
由單一月份來看,5月批發業營業額為9,881億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3.9%;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年增23.9%,建材批發業年增40.0%,化學材料批發業年增36.7%;另汽機車批發業年增26.8%。
反觀餐飲業,5月餐飲業營業額502億元,年減19.1%;其中,餐館業年減18.6%,飲料店業及外燴團膳承包業亦分別年減21.4%、24.1%。
王健全指出,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Index, PMI)50以下,顯示景氣處於衰退階段,近期觀測多次服務業PMI降至20以下。
王健全指出,全國三級警戒人流凍結,雖然將微解封,能讓急凍已久的業績止跌回升,預估程度還是有限,餐飲住宿業等服務產業要保本還是有難度,頂多是「虧得少」。
王健全分析,這波疫情受衝擊最大的住宿餐飲業,份額佔總體GDP2.5%,因此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衝擊相對較小,GDP5%仍能維持。
不過,王健全也提醒住宿餐飲業、內需服務佔GDP比重雖不高,但有商業登記的家數就有20萬、衝擊70-80萬就業人口。
依據勞動部公布最新統計,目前實施無薪假企業有1883家、21,133人,一周之內大增578家,人數增加7,507人;其中以住宿餐飲業倍增5,157人為最多;其他零售批發、支援服務業無薪假人數也分別增1,629人、354人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吳孟道被問及微解封對經濟的影響直言,內需服務業對經濟成長率殺傷力相對小、但就業人口比例太高,微解封不是經濟成長率的問題,都不是思考的重點,社會維穩才是關鍵。
吳孟道總結,今年經濟成長還是可以期待,外銷投資以及紓困4.0的擴大公共支出能對經濟成長帶來支撐力,但由於疫情衝擊內需服務業整體仍呈現疲軟,下半年度還是很艱困
王健全也指出,若今年第四季若無法解封,人流無法完全恢復流動,就擔心系統性風險,中小企業恐生倒閉潮,建議政府針對特定產業要有選擇性補助。
最後,王健全與吳孟道君均提到,疫苗施打才是景氣復甦唯一解方,若疫苗施打率年底前未達有群體保護力、即總人口數6-7成,復甦時程勢必要延後。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
「e-First智能理財」免收平台管理費 優惠延至年底
活動期間:優惠(折價券)領取時...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