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of a modern warehouse in time with the staff
對於有興趣經營跨境電商的台灣業者來說,物流的經營不可或缺;尤其對有意進軍東南亞電商的中小型零售業者來說,退換貨所帶來的「逆物流」需求更是當下待解的痛點。
電子商務競爭日趨白熱化,根據商業發展研究院調查推估,去年國內電商交易約達新台幣1兆4,481億元。其中,無店面公會推估去年台灣跨境電商交易額約佔新台幣748億元,成為台灣商品的重要出海口,尤其是東南亞、新南向市場快速崛起,而今年這個數字更預期能夠成長至834億元。
馬來西亞、新加坡逆物流機制有望2020年到位目前對於經營東南亞電商的業者來說,由於退、換貨的物流成本過高,業者面對退換貨需求時往往只能寄出新品滿足消費者需求,退貨物品難以回收。逆物流現在在東南亞電商的購物流程中,幾乎是無法執行。
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表示,為解決東南亞電商的逆物流痛點,經濟部商業司正積極開始與東南亞的倉儲、物流業者合作,預計2020年將在物流與電商較為成熟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區域市場開始執行逆物流機制,期盼能藉此大幅降低台灣電商業者的退換貨成本。
陳秘順分享,預計2020年將在物流與電商較為成熟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區域市場,率先開始執行台灣電商逆物流機制。圖片來源:程倚華/攝影
跨境電商業者販售的品項中,生活日用品佔29.2%、食品佔12.2%、衣鞋包錶佔16.2%、3C用品佔10%、美妝品佔9.1%。其中以衣鞋包錶與3C用品的退換貨需求最高。在逆物流架構建置完善之後,退貨貨品即可在東南亞的海外倉儲中整新,再轉往Outlet通路銷售。
目前經濟部商業司已與東南亞物流倉儲業者istoreisend展開合作,在今年也將積極與印尼的業者洽談海外倉的建置。
前進東南亞,多通路經營、打團體戰才是王道不過放大範圍看跨境零售的經營,重點也不再只放在電子商務上。陳秘順舉例,由於新加坡華人人口多,是中秋節糕餅的潛力市場;因此去年便與工研院合作,先透過線上討論聲量,篩選分析新加坡民眾對於中秋糕點口味的愛好,再與百貨合作蒐集試吃心得。多通路分析目標市場消費者喜好,最後成功為綠豆椪與鳳梨酥品項達成良好的銷售成績。
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電商業者百家爭鳴,若能提供客戶「有溫度的體驗」,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然而掌握發展趨勢、在地文化、技術、當地消費習慣等,都不是多數中、小型企業單打獨鬥能夠完成,因此經濟部商業司也將透過各種輔導計劃,協助業者克服困難。
無店面公會理事長廖尚文説,業者單打獨鬥面對市場競爭已成為歷史,團體合作才是現代成功的基石。因此,自無店面公會成立之後,積極舉辦許多論壇、講座以及工作坊來協助電商業者來面對全球化競爭。
文章授權自《數位時代》網站
活動期間:優惠(折價券)領取時...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