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創31年新高,今年10月數據來到6.2%,德國11月通膨數據也「令人震驚」,升至5.2%,令市場擔憂萬一通膨壓不下來,恐成為金融市場的深水炸彈。不過,當前美股維持震盪盤堅、創新高的格局,代表通膨或許是變數,但不必過度放大利空,因為只要經濟保持擴張,薪資所得成長及企業獲利增幅超越通膨率,多頭攻勢通常有機會延續。
根據彭博調查,多數研究機構認為,在耶誕旺季需求告一段落後,通膨可望在今年第四季見高,爾後逐季下滑。另外,美中兩國都警覺到通膨威脅,因此致力於舒緩塞港、供應鏈失序等問題,並透過貿易談判,降低部分進口關稅。假使明年通膨能降至3%~5%區間,預料對經濟發展及股市表現是正向的,以1986年~1990年、2003年~2007年以及2020年7月迄今為例,三個時期同樣受惠於經濟強勁成長,通膨率從低檔攀升至5%附近,股市表現更是強勁,標普500指數平均漲幅達到52.2%,原因就在當民眾預期物價會漲,會有效激發慾望、刺激消費動能,企業可順勢轉嫁成本,同時提高員工薪水保消費,又兼顧獲利保成長。
美國CPI年增率 vs. GDP年增率 vs. 標普500指數
進一步觀察2000年至2021年10月期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累積上揚63.3%,非農就業人口時薪成長幅度遠超越物價漲幅、達91%,在所得增加情況下,消費能力與意願有增無減,零售銷售金額飛漲158.2%,帶動企業獲利大躍進,增幅高達259.3%,形成經濟正面向上的螺旋式成長,這也助長了多頭攻勢,推升標普500指數頻創新高。
在通膨、貨幣緊縮相互交織的時期,儘管股市劇烈震盪難免,但殖利率上升的壓力也不小,因此現階段投資主軸仍應以「成長為主,收益為輔」。從Fed宣布縮表到股市高點,美股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資產,以及標普500指數2022年預期每股盈餘仍能維持在8%~10%的成長速度來看,研判「股優於債」的機率仍相對偏高。
股市佈局上,AI技術商業化應用快馬加鞭,擴及到當前最夯的太空、元宇宙、智慧電動車、加密貨幣等新興行業,若股市近期在omicron病毒消息影響下出現拉回,單筆投資者逢回不妨積極加碼,定時定額者則建議汰弱留強,將火力集中在AI人工智慧等創新主題基金上,貫徹「以趨勢累積長期財富」的投資目標。
Fed宣布進行縮表,各類資產表現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
0050砍保管費、全球投資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