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個粗略的金額浮現腦海的話,先閉上本書,把錢包拿出來對一下答案。如何?您答對了嗎?我有時會在演講開場時,問現場來賓這個問題。不少人的答案都只有幾百元以內的誤差,但很少人可以連尾數幾元都答對的。
當然也有「到底放了多少錢啊?」的人。
哪一種人才是真的存得了錢,想必已不用多做說明了吧?當然是誤差只有幾百元,正確掌握錢包有多少錢的人。聽到這裡,或許大家會覺得「果然要理財,財才會理你」,有些不太在意錢包有多少錢的人則會反譏「算得那麼仔細,也太窮酸了吧」。
不過重點不在於「對錢仔細」。而是在意錢包與金錢。
比方說,大家可聽過「有錢人都用長皮夾」「用長皮夾就能存得了錢」這類的都市傳說?其實受訪時,也會被問到「用長皮夾真的就存得了錢嗎?」但老實說,「用長皮夾」與「存得了錢」根本是兩碼子事。唯一能說的是,「換錢包」與「存得了錢」有關。
不管錢包長得怎麼樣,存得了錢的人,都很愛惜自己的錢包。
因為很愛惜,所以外表通常很乾淨漂亮,裡面也只放錢,日幣 1 萬元、5000 元、1000 元這些紙鈔也會以同一個方向對齊。如此重視金錢的人很討厭把錢折成一半,也習慣將零錢與紙鈔分開來放,所以最後才會選擇使用長皮夾。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讓許多人以為有錢人都使用長皮夾吧。
反觀存不了錢的人,總是不太在意自己的錢包。不是邊角有擦傷、表面髒髒的,就是裡面還放了發票、折扣券、集點卡、信用卡,整個錢包鼓得像「懶豬錢包」。此外,這些人很喜歡將紙鈔折成兩折或三折再放進錢包,日幣 1000 元、5000 元、1 萬元這些紙鈔也全混在一起,紙鈔與紙鈔之間還挾著發票,要把紙鈔抽出來付錢時,發票還會掉出來。
這就是對錢包與金錢都不太重視的狀態。因此,「存不了錢的人」的錢包通常有下列現象:
1.錢包很鼓2.紙鈔的方向亂七八糟,正反面亂放3.紙鈔皺皺的4.有很多張集點卡,但明明這些店只去過一次5.有很多張信用卡6.有一些多餘的垃圾,例如過了期限的折扣券7.放了很多發票
如果你的錢包有上述其中一種現象,建議你對自己的錢包或是錢有興趣一點。如果我發現來諮詢的人,手上的錢包是「懶豬錢包」的話,我會建議他們買個新錢包,而且會建議他們「可以的話,買個小錢包」。
這是因為,小錢包的容量很有限。
第一步是先確認很佔空間的信用卡、現金卡、集點卡有幾張。在選出真的需要帶在身上的集點卡之際,就能發現平常亂花錢的壞毛病,也能避免放一堆發票,就算會放發票,一、兩天就得清一次。這時還能回顧自己買過什麼,如果覺得「好像有點花太多錢了……」隔天就會覺得自己應該「省一點比較好」。
換言之,買個新的小錢包,能更重視金錢。如果能掌握金錢的去向,就會想要管好錢,也就離「存得了錢」這個目標更近一步。
錢包變小,就能慢慢存得了錢。
(本文摘自《行動支付時代的金錢整理術》,創意市集出版。)
>>本文經<經理人>同意轉載
活動期間:優惠(折價券)領取時...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