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歡迎你的職場,是決定放棄,還是要堅持下去?金色三麥南港店主廚黃怡潔指出,走別條路一樣會遇到挫折,不能每次碰到困難就逃走!唯有學會克服困難,職涯才可能愈走愈順。
翻開2022年版的《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可以看出餐旅科系依舊熱門,畢業生人數在全部科系中排名第3。
但根據勞工保險局的調查,「住宿及餐飲業」的勞工保險投保人數,由2020年的59萬餘人降低至2021年的58萬。從業人員數量不升反降。
離開餐飲業的原因很多,疫情、低薪都是,但刻板印象絕對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
比如《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2022年評出的141位三星主廚中,沒有一位女性;即使從1889年刊物出版開始計算,也只有12位女性被認可,平均11年才出一位三星主廚。
金色三麥南港店主廚黃怡潔回想,國三那一年,餐飲業正流行開放式廚房;透過玻璃櫥窗,她才能遇見那位女廚師。對方臉上洋溢的自信,讓她萌生「走餐飲或許不錯」的想法,決定成為技職生。
但進入五專之後,她發現一個禮拜只有兩個半天(合計一天)能進廚房,其他都是理論課程,跟預期落差太遠。不能選擇想讀的內容,黃怡潔決定用下課時間打工,學習職場經驗。
妳搬得動重物嗎?勇敢挑戰不友善職場
可是,找工作並不順利。
黃怡潔笑笑地解釋,每次去餐廳面試,對方總是劈頭就說「廚房很辛苦,要搬重物,妳搬得動嗎?」就算回答可以,也會得到「我看妳就不太行啊」的回覆。最後,她只能去婚宴會館,「婚宴一次開席就是50、60桌,人手經常不足,比較好入門。」黃怡潔心想,先這樣做兩年,等到比較有經驗,再找其他機會。
五專四年級,她成功到一家火鍋店實習。但餐飲業長久累積的刻板印象,顯然不是兩年的外場經驗可以打破的。黃怡潔屢次向老闆要求進入廚房,總是被「妳在外場就好啦」、「女生都待在外場啦」,草草帶過。
「你必須先努力、才可能被看見、被認同,最後才可能換到想要的東西。」終於,內場主管看見了,她成功加入廚房。
然而,現實再度潑了她冷水。「雖然早知道廚房不輕鬆,但依舊超過我的想像。」
「每天都有新挫折,妳必須保持正面心態,」比如內場幾乎都是男生,各自有強烈的領地意識,不願意讓人靠近;「老師傅又有氣口(台語,意指「喜好」),」不太歡迎女生進入廚房,因此她很快被邊緣化。
最初半年,黃怡潔很受挫,但「新人沒有說NO的權力。」藉由提早規劃今日事項,每天下班模擬延遲的工作,「把交代的事更快做完,才有多餘的時間觀察和支援。」
「我記得每天上班都被罵,還會被丟東西。」但黃怡潔只是默默地把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接過來,「至少師傅說什麼就做什麼,他不說OK,我就繼續。」直到一天對方主動搭話,工作才愈來愈順。
每條路都有挫折,不能總想著逃跑
畢業前夕,黃怡潔再次回憶起那位女廚師的姿態,「那個大火,那些爐檯!」她決定追求更高的挑戰。「金色三麥菜單多元,我想要的都有。」
金色三麥管理部協理洪毓璞指出,金色三麥內場的女性工作人員約占整體的40%,「一旦克服刻板印象,女性細心的先天優勢會出來,餐點更精緻。」黃怡潔面試進廚房的兩位女性,「都是站爐檯,而且非常活躍。」
對於想申請技職或進入餐飲的同學,黃怡潔建議,多嘗試不同領域,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不是什麼領域熱門就選什麼。
舉例來說,高職、五專生的畢業條件之一是考取一張丙級證照,中餐、西餐或烘焙都可以。但黃怡潔3張都有,因為她不確定自己對哪個領域更感興趣,所以都先嘗試看看。
而在決定要往哪一條路前進之後,不要輕言放棄。
但是,「走別條路,一樣會遇到挫折,總不能每次碰到困難就逃走吧?」唯有學會克服困難,才會愈來愈有餘裕迎接明天的挑戰。
>>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發佈。
活動期間:優惠(折價券)領取時...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