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買的是中古屋,房價反映的是地段行情,如果是買的是新建案,房價反映在建商的營建成本,不管是屋主還是建商賣房子,都會希望價格越高越好,所以房屋開價常會高於成交價,但最終影響成交價格往往還牽涉到屋況、屋主裝潢成本和房仲服務費等因素,因此議價時一定要先掌握地區成交行情價格再出價,而不是從房屋開價向下殺價。
很多人認為實價登錄價格不可靠,但請注意實價登錄反映的是成交價,代表的是過去已經成交的價格,未必能反映當下房屋交易行情(買賣價格登錄到實價登錄系統約莫會延遲一個月才在系統上出現),如何善用實價登錄工具?建議參考交易時間較近的平均成交價,如半年至一年區間,才能較貼近實際價格。
過往曾發生實價登錄不實,價格遭到灌水,刻意調高周邊房屋交易價格,不單單是買賣雙方,就連代書房仲都要負連帶刑事或民事責任。要如何避開這些不實資訊,其實可以參考成交價格趨勢來檢視。
剛開始查價的買房新手使用實價登錄查詢時,可以先鎖定同社區、路段的特定房屋類型,觀察成交價格的漲跌趨勢,合理的價格增幅是平緩曲線,如果曲線劇烈爬升,就要留意是否有投資客操作價格。勇於以半年內成交均價殺價,能接近當下行情,避開被坑殺的可能。
有房仲品牌調查,房屋從開價到最終成交價格,會有一至二成的議價空間,撇開蓄意炒作的投資客標的,房仲店家和網路平台的待售房屋開價價格反映著房市現況,看到符合需求的房子,不妨大方的喊價,只要死守自己的價格底線即可;反之,高於自己預算底線 10% 的房子也可以議價看看,過往也曾發生喊價低於屋主的實價登錄價格,但房仲退讓服務費成交的案例,有談有機會。
議價率指的是房屋開價和房屋成交價之間的落差比率,議價率公式如下:
議價率=(房屋開價-房屋成交價)÷房屋開價 ✕ 100%
舉例來說,屋主開價 500 萬房子,實價登錄價格 400 萬,議價率 20%,即成交價相當於 8 折,和屋主喊價時,可預設 8 折是喊價底線。
但議價率在房市多方時局,恐怕僅淪於參考,因為看好房市的人多,實價登錄價格反而成為賣方開價地板,墊高房屋開價,許多房仲專家建議,依照地區近半年實價登錄均價議價一至二成,才是較為合理的議價範圍。
不管是直接從房仲品牌找房,或是自己從線上找房平台找房,看到價格千萬不要老實對號入座,只看自己預算能負擔的房子,高於自己預算 10%~20% 開價的房子,還是可以先到現場看看。如果覺得房子還不錯,不妨喊價看看,議價結果往往超乎預期。不過喊價前切記要先做功課,出價低於實價登錄或刻意嫌棄屋況換取折價,往往只會讓賣方感到沒誠意。
另外也要注意,依據不同房屋類型,如套房往往殺價幅度不高,但豪宅殺價往動輒千萬元;或者重劃區新建案量多賣壓大,殺價空間大於市中心老社區,這些差異都影響成交價,參考實價登錄價格,最好多點彈性空間。
>>本文經 <樂屋網>同意授權轉載
活動期間:優惠(折價券)領取時...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