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景氣燈號、製造業 PMI、台灣出口可見台灣景氣伴隨著 AI 製造業動能普遍回升。而台灣作為全球重點製造業以及電子零組件的供應基地,出口數據對股市具有一定領先性,出口持續表現亮眼,也應證全球景氣保持擴張,為股市帶來動能。
台灣出口將 AI 獨強?其他產業的成長動能強勁,消費性電子復甦
台灣擁有完整半導體生產鏈,再加上先進製程技術相對成熟,因此過去主要以「積體電路、PCB 」等電子零組件作為出口主力;然而隨著生成式 AI 爆發, AI 晶片和伺服器強勁拉貨,長期來看 AI 相關的需求旺盛,預期未來「主權 AI」和「多模態」等將成為 AI 市場成長的積極因素,成長動能龐大。今年在 AI 浪潮發展下,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許多台廠因此受惠,單量上不但有望與台積電同步齊揚,先進製程的獲利也較一般晶片更好 ,台廠未來營收成長動能強勁。此外,由於中美貿易戰美國祭出限制及貿易實體清單,多間台廠紛紛從中國撤資或售出旗下在中國的子公司,並上修利潤較高的先進製程資本支出,可見資通訊產品已成為未來台灣的出口主力動能。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未來台灣會淪為 AI 獨強的場面嗎?從眼下的數據來看,當 AI 應用輪廓逐漸清晰,我們有機會在下半年看到原本相對落後的產業,有機會慢慢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