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職業都有其專屬的魔法。生物學家能治療瘟疫;工程師建造摩天大樓;物理學家分裂原子;地質學家判斷岩石的年代;天文學家發現行星;化學家分解物質。
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家呢?你知道的,經濟學家無法預測股市,錯過了大蕭條和大衰退,而且每次說話起手式都是:「如果你假設⋯⋯。」雖然經濟領域挑戰重重,經濟學家還是創造了令人讚嘆的奇蹟。經濟學界的首席大法師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創造出所謂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將個人貪婪轉化為集體利益。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用「四個神祕數字」解釋了國家貿易的原因、內涵以及時間。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提出主導所有市場的神聖供需曲線。而遲來的偉大巫師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將古老的經濟規範轉變成數學符文。
史密斯、李嘉圖、馬歇爾和薩繆森是史上最頂尖的經濟魔術師。但是,每位經濟學家經過訓練,都能用我們這行的把戲妙招解開謎團。這就說明經濟學何以如此迷人、令人驚嘆、重要且有用。無論是用來理解全球市場、徵收排放稅,還是拯救我們的工作,經濟學都派得上用場。
雖然民眾普遍認為經濟學主要是用來解決龐大、全球性的議題,事實上,經濟學家已經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個人財務。但從歷史上看,他們一直在公眾視野之外行動:撰寫研究論文、舉辦研討會,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學家會時不時從學術殿堂裡走出來,擁護一些基本的常識性原則:「為退休儲蓄!」、「多元分配個人資產!」、「購買保險!」但是,在鄰居的聖誕派對上被問到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時,經濟學家向來都會尷尬臉紅、趕緊轉移話題,比方說:「唸研究所有意義嗎?」、「我負擔得起退休生活嗎?」、「我要先還學貸還是存退休基金?」
我曾經也屬於那群會臉紅、喜歡轉移話題的經濟學家。就像其他被問題轟炸夾擊的人一樣,我知道如何去思考民眾的金錢問題。我能夠列出所有相關因素,並建構出一個數學模型來提供答案。但我不曉得該如何解決這個模型。有太多相互依存、極其複雜、看起來很棘手煩人的方程式在運作。即使我們能想出一套軟體程式來對應無數的碎片,使用早期的電腦尋找答案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
近年來,電腦演算與運算技術有驚人進展,再加上雲端運算的使用,以及基本上毫不受限的電腦處理能力,情況已經徹底改變。如果你今天在雞尾酒派對上碰到我,我會滔滔不絕地跟你分享重複動態規劃、自適應稀疏網格(adaptive sparse grids)、非凸性(non-convexities)、內差偏誤(interpolation bias)、確定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ce)、平行計算(parallel processing)等東西。
多虧這些進展,經濟學家基本上已經可以解決各式各樣的金錢問題。沒錯,基於經濟學的財務規劃有望徹底改變個人財務的方式與觀點。傳統的財務「建議」—各種粗略的經驗法則、誘騙家庭購買昂貴且危險的金融產品—這些都會被計算而非猜測的財務規劃所取代。閱讀這本書就是在見證這段過程。
我們所有的財務決策,無論是關於教育、職業、工作、生活方式、婚姻、退休年齡、稅賦、社會福利還是投資,全都涉及到我們的生活水準。這個詞泛指我們一生中可負擔的每位家庭成員支出。然而,多數民眾在做出財務決策時,並不清楚上述因素對生活水準的影響,更遑論其招致的經濟危機。相反地,我們依靠的竟然是金融產業自我圖利的詮釋,或朋友和家人未必可靠的建議。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失去大把金錢,幸福感大打折扣,還讓自己置身風險當中。
以下有十個關乎人生不同階段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說明財務決策如何協助你確定自己的生活水準:
1.如果我辭掉工作回去唸書,是否還付得起餐費和房租?
2.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做一份低薪工作,能花的錢會比在高生活成本城市做一份高薪工作還要多嗎?
3.選擇一份薪水更多、挑戰更高的工作,對我的可支配支出會有多大影響?
4.我們剛又有了一個孩子。我需要更多人壽保險來確保家庭生活水準不會出狀況嗎?
5.我們在工作期間應該存多少錢,退休後的生活水準才能維持原樣?
6.在降低個人終生稅賦方面,羅斯個人退休金帳戶(Roth IRA)會比傳統個人退休金帳戶更適合,並且讓我有更多錢可以長期支出嗎?
7.預繳貸款會提高我的生活水準嗎?
8.提前退休會對我的可持續生活水準有什麼負面影響?
9.孩子已經搬出去自住,我們能透過縮減生活規模與開銷來獲得多大消費力?
10.如果我主要投資股票,生活水準會面臨哪些風險?
這些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也可能是你親戚、同事或朋友的疑惑。你是來這裡替自己找解答的。不過,幫助別人,尤其是你的父母和孩子,現在或未來都有可能帶來回饋與收穫。我們都是手足的財務保管人,尤其在情勢迫不得已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本書中提到的一切都適用於你。沒錯,你已經退休,沒有要選擇職業了,但你的孫子卻需要選擇。沒錯,你還有三十年就可以領取社會保險金,但你的父母有可能會太早領取,難道你要坐視不管,說「這跟我沒關係」嗎?等你意識到他們從社會保險中領到的錢越少,而且要是他們在生命結束前就把錢花光了,你就越需要幫助他們,就曉得這其實也跟你有關。
想像一下,有台機器能回答你所有關於生活水準的問題,讓你更富有、更安穩、更快樂。這樣的機器真的存在!正如我在序言裡提到,我花了數年時間透過自己的財務規劃軟體公司打造這台機器。這台機器運用尖端科技,克服過去難以處理的技術障礙。這台機器充滿了各種細節,這些細節與我們的收入、工資和州稅系統相關,當然還包含美國最複雜的財政制度規定: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
我的生活水準機器能完成四件事。首先,它計算出你應該花多少錢,也就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經濟學家稱之為消費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將你的生活水準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或在你的現金流限制下儘可能達到這個狀態。第二,機器找出提高你的生活水準的安全方法。第三,它計算你生活水準的風險,並找出使其更安穩的方法,包含投資的最佳方式。第四,它在你實際做出各種人生抉擇之前,幫你計算這些決定的成本,讓你用手上的錢買到更多幸福。
雖然我們的大腦不比電腦,但多年來的經濟學相關研究以及開發和操作這套軟體,讓我學到各種金融財務方面的經驗,我將在書中一一分享。本書的每一章都會透過經濟學原理,以及我的生活水準機器的發現,來研究你個人財務的其中一個面向,協助你逐漸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解,了解創造屬於自己的金錢魔法的各種方式。在此過程中,我會跟軟體一樣把重點擺在以下三個優先事項上:讓你賺更多錢、減少風險、提高你從你花的錢當中得到的幸福感。
▍ 本文節錄自《金錢魔法》,勞倫斯.克里寇夫著,日月文化 / 寶鼎出版。由Pubu電子書城授權轉載。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
0050砍保管費、全球投資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