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獅

巴菲特的財富這樣來的!想提高獲利能力,只要做一件事就能創造巨大差異

假設小安 25 歲起每個月投資 3000 元,連續投資 10 年就沒有再投入本金;小英比較晚接觸到投資觀念,35 歲才開始每月投資 3000 元,但持續投入到 65 歲。2 個人都投資了 10% 年化報酬率的商品,你覺得哪個人在 65 歲的時候,會擁有比較多資產?

如果以本金來看,小安有 36 萬(30001210),小英雖然比較晚開始,本金卻超過 100 萬(30001230),感覺理當是小英擁有較多資產。但事實是,小安在 65 歲的總資產,比小英多出 68%。小安在投入較少本金的情況下,能擊敗投入資金較多的小英,「複利」幫了大忙。

簡單來說,2 人都投資年化報酬率 10% 的商品,在 35 歲這年,小安已經累積超過 63 萬的資產,光是每年 10% 的複利,就可以多獲得 6 萬 3000 元的本金;即便小英主動投入每年 3 萬 6000 元的本金,不但追不上已累積 63 萬資產的小安,每年再投入的資金也少於小安本金所產生的 10% 獲利。

《一年投資 5 分鐘》指出,光是「提早開始」,就能讓投資人需要投入的本金產生巨大差異。 這說明了,即使你是本金較少的投資者,只要趁早投資,就可以透過時間彌補本金的不足。

複利鐵三角:本金、利率、時間

複利一開始看似沒有特別過人之處,但隨著時間拉長,資產產生的變化會讓人覺得驚喜。以現年 92 歲的股神、全球 10 大富豪之一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為例,他 95% 的資產,都是在 60 歲之後才獲得的,正說明了複利需要透過時間,才能讓這股力量發揮到極致。

《一年投資 5 分鐘》表示,複利的鐵三角,就是本金、利率(年化報酬率)以及時間,確切的公式是:財富=投入的本金 x 年化報酬率 ^ 時間(年分)。從這個公式來看,要讓財富最大化,取決於本金的提升跟投資的複利成長。也就是,先花費時間投資自己、提升個人價值,以獲取更多的主動收入,再透過投資理財獲取被動收入,等待複利成長,就能加速資產累積。

如果你拿到扣除勞健保的薪水後,還要付房租、孝親費、生活費、交通費就所剩無幾,那麼「儲蓄」會是你最重要也最艱難的一步。因為你可能會認為,既然存不了多少錢,不如就活在當下,好好犒賞自己。

其實,只要調整一個思維,就能存下錢。大多數的人想法是「收入-支出=儲蓄」,所以當開銷大於或等於收入,就會存不了錢;不過,一旦調整支出的順序,變成「收入-儲蓄=支出」,先決定要存多少錢,剩下的才能花用,這意味著把資產留給未來的自己。

有了資本之後,該如何選擇投資項目?人們總是想要透過高報酬的投資方法賺錢,但要靠高報酬賺大錢的前提是,本金要夠多,否則投資獲得的收益其實不會太多。

本金猶如起跑點,愈多離終點愈近

在投資這條跑道上,一開始投入的本金代表起跑點,在相同的賺錢能力(年化報酬率)之下,如果你的本金比別人還多,即使跑道終點相同,因為你的起跑點比別人近,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明顯縮短。

以同樣要達成 100 萬財務目標為例,不同本金投入到年化報酬率 8% 的產品裡,10 萬本金需要 30 年、30 萬本金需要 15 年多,50 萬本金只需 9 年就能達標。《一年投資 5 分鐘》強調,本金帶來的投資效益不是一次性的,每一次的複利都會讓本金變得更巨大,而變大的本金在下一次的投資歷程中,又會因為複利額外產生的收益變得更胖一點。

巴菲特曾在 1977 年的股東信中,分享了他為什麼喜歡價值投資:

「只要價格合適,我們願意持有嚴選企業非常大比例的股份,但這既非我們有意接管公司,也不是我們預見股份收購或併購,而是我們預期這些公司卓越的經營成果,長期下來會轉化成相對應的市場價值,以及派發給公司擁有人的股利,無論你持股多寡都一視同仁。」

《複利的喜悅》指出,投資股票為一般投資人提供了許多好處。首先,對一個中產階級來說,可以只用一小筆資金,就能部分擁有一間公司。再來,你可以透過分散投資,把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你只擁有一間公司的股票,所有獲利都只維繫在一間公司身上,但投資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擁有 10 到 15 間自己心目中覺得績優公司的部分股權。

一般來說,投資者在股市的目標都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這個策略聽起來毫無奧妙之處,但實際執行起來卻不容易。因為人有「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心理,在面對同樣金額的損失和收益時,會較難以忍受損失,所以在股價下跌時,常會認賠殺出,錯過了低價進場的時機。

持有股票時間達5年,獲利機率超過 80%

不過,如果投資者願意保持耐心,將投資時間拉長到 5 年以上,財富就會距離你愈來愈近。

《一年投資 5 分鐘》建議,如果投資者無法精準賣出及買入,長期持有即可,因為投資市場是一個讓賭客賺錢的良心賭場。回顧台灣加權報酬指數,從 2003 年 1 月 1 日的 4524.92 到 2021 年 8 月 31 日的 34530.01,年化報酬率為 12.19%。雖然市場有漲有跌,但只要投資人堅持留在市場,他就能獲得甜美的報酬。

價格的短期波動是我們在長期投資中要面臨的最大挑戰,但其實只要長期持有,不要試圖離開市場,就能得到好結果。根據美國市場 1928~2020 長達近 100 年的區間,如果持有資產的時間只有一天,人們有 52% 的機率會賠錢,但隨著持有時間增加,虧損的機率就會隨之下降,甚至,只要你持有的時間達到 5 年,獲利的機率就超過 80%,而且持有的時間愈長,虧損的機率愈低,賺錢的機會愈高。

一旦離開市場,或許有機會避開損失,但也可能錯過未來上漲的時機。《慢慢致富》指出,一開始就該做好資產配置,把投資組合裡的股票、債券、現金及其他投資的比例分配好,比如股票 55%、債券 35%、現金 5%、其他投資 5%,然後時不時檢查一下,確保維持相同比例。

當股價上漲時,你手中的股票價值也會跟著上升,這時你的股票占比可能會超過 55%,你就應該脫手一些股票,讓這部分的占比回到原先設定的目標。這個調整投資組合占比的過程,被稱作「再平衡」(rebalancing),這個習慣的養成對理財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會強迫你執行逢低買進、逢高出售的原則。

除了長期持有,持續投入也能戰勝短期波動。《一年投資 5 分鐘》強調,要實實在在享受複利的報酬,本金大小對於資產變化差異將會非常顯著,除非你已經累積相當的本金,否則一定要持續投入,讓小雪球滾成大雪球,更快財富自由。

時間是你的朋友,衝動是你的敵人。
“Time is your friend, impulse is your enemy.”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伯格(John Bogle)

>>本文經<經理人>同意轉載。

第e理財網 定期定額投資法

帶你用時間養出複利鐵三角!

小粉獅

最近文章

不斷精進的投資之路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2 天 以前

AI對哪些職業衝擊劇烈?吳恩達:「這一群人」最受影響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4 天 以前

看懂問題的底層邏輯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5 天 以前

關稅戰烽火連天 公用事業減震防災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7 天 以前

2策略波段操作可轉債拉高勝率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

1 週 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