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豪宅?財政部針對中古小豪宅出手課重稅,擁有高單價的豪宅住戶會有什麼影響?豪宅稅是如何計算的?就讓樂屋網買房小辭典幫你解答。帶你深入探討豪宅的定義,更快了解房市政策動態。
台灣的豪宅在中央銀行和財政部有不同定義,前者是基於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後者是財產交易所得稅規定,講白了就是借貸和所得課稅的差異。
凡為購買建物權狀含有「住」字樣之下列住宅(含基地),與金融機構辦理之抵押貸款,鑑價或買賣金額於以下範圍者,都屬於高價住宅貸款。
台北市:鑑價或買賣金額為新臺幣 7,000 萬元以上。
新北市:鑑價或買賣金額為新臺幣 6,000 萬元以上。
雙北以外其他地區:鑑價或買賣金額為新臺幣 4,000 萬元以上。
財政部近期調整了豪宅的認定標準,新增了每坪單價門檻,避免投資者透過購買低總價高單價的小坪數豪宅來規避稅負。
※2025年2月19日財政部調高了豪宅稅的課徵標準,並且加入原本沒有的「每坪單價」(不含車位),讓豪宅稅的課徵標準更緊縮,過往可能不被視為豪宅的住宅,或是近年雙北常見的坪數小單價高的「小豪宅」也將納入列管。
豪宅稅並非一種獨立的稅目,而是針對高價住宅在房屋稅、地價稅等方面所採取的較高稅率政策。政府透過豪宅稅來調節不動產市場,抑制炒作行為,同時增加稅收來源。
豪宅稅其實指的就是「高價住宅的房屋交易所得稅」,房屋交易所得稅是「舊制」,相對房地合一稅「新制」,2015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的不動產都適用房屋交易所得稅,2016 年 1 月 1 日則適用現行常聽到的「房地合一稅」。
2025 年 2 月 19 日調整除了下調整舊制的豪宅稅,也調高了所得獲利率,從原本 17% 提高至 20%,賣房的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當中。如果無法查證原始取得成本,則改由房屋評定現值計算應納稅收入,並以 20% 計算所得額。
豪宅稅的計算方式主要根據房屋稅與地價稅,且區分為民國 90 年 6 月 30 日之前及 之後購買的房產,影響課稅標準:
1.民國 90 年 6 月 30 日之前購買,以當時各地區路段率2-3倍計算
2.民國 90 年 6 月 30 日之後購買,以固定比例加價(+120%)
一般認定總價高就是豪宅,但影響總價的因素很多,包含每坪單價、路段價值、坪數大小,因此財政部此次加入「單價」來定義早期豪宅物件。從房貸和稅收可以了解豪宅,不過回到實際居住,豪宅也具備以下特質。
知名的豪宅如台北市信義區的陶朱隱園、55TIMELESS琢白,皆符合以上條件。另外豪宅也通常會聘請國際知名建築師設計,陶朱隱園即聘請比利時籍的文森·卡利博(Vincent Callebaut) 設計,提高住宅獨特價值與提高保值性。
本次財政部針對早期交易的豪宅物件加重稅收,雖然影響高端住宅市場,但對於真正的高資產族群而言,影響可能有限。購買豪宅時,除了關注地段、管理、建材等條件外,也應充分了解相關稅制,以確保財務規劃的完善。
總結而言,豪宅是一個複雜且多變的概念,其定義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地理位置、市場價值、建築設計及生活配套等。在台灣,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豪宅市場正在經歷顯著變化。未來,隨著人們對於居住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豪宅將朝向智能化、綠色化及個性化方向發展。了解這些趨勢,不僅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識別和評估高端住宅,也能讓我們更清楚地把握未來市場動態。
>>本文經 <樂屋網>同意授權轉載
賺錢要衝,賠錢要縮是做短線的祕...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
某年暑假前,我到一家科技公司進...
川普開啟關稅戰,全球股市有如坐...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
0050砍保管費、全球投資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