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原先於4月2日(解放日)公布各國的對等關稅稅率,並預計自4月9日起實施,但隨後改口,宣布延長90天寬限期至7月9日。
到了7月7日,川普陸續在社群平台宣布,已致函25個貿易夥伴通知最新稅率。白宮也證實,這些新關稅將取代4月2日所公布的關稅數字,實施日期延後至8月1日。
此外,先前已實施的產業別關稅(如汽車與零組件、鋼鋁),以及可能即將上路的產業型關稅(如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產等),仍豁免於此次的對等關稅措施。
以下整理美國與各國家最新的關稅稅率。
台灣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由白宮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20%。總統賴清德也發文宣布,台灣的「暫時性關稅」為20%。主要原因為台美雙方還未完成談判的總結會議,因此,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而台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
韓國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宣布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稅,低於先前揚言祭出的25%。韓國總統李在明也證實美韓關稅磋商達成協議。
美韓經貿協議中,包括建立規模為3500億美元的基金,以鞏固兩國的戰略產業合作基礎,助南韓企業進入美國造船、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和能源市場。
歐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布達成美歐貿易協議框架。關稅從7月初關稅信函的30%降至15%,歐盟將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增加軍火採購,雙方將再討論擴展零關稅清單。
日本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22日宣布,與日本達成新關稅協議,對日關稅稅率為15%,遠低於先前關稅信函的25%。他宣稱這「或許是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指出日本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方預計可取得其中90%的獲利,並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
川普表示,日本將開放市場,允許美國輸出汽車、卡車、稻米等農產品,並同意支付15%的對等關稅。他強調,這是美國的重要時刻,也展現美日穩定的雙邊關係。
菲律賓和日本同一天,川普也宣布與菲律賓達成新關稅協議,對菲關稅稅率為19%,雖低於稍早揚言的20%,但高於4月設定的17%。他在社群媒體表示,菲律賓將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並與美方展開軍事合作,尚未公布更多細節。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為爭取關稅減免親訪美國,強調美菲長期的盟友關係,盼換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
印尼7月15日,川普宣布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將對印尼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降至19%,大幅低於原先的32%。根據川普在7月22日的貼文,印尼將取消99%的關稅障礙,開放市場給美國工業、科技與農產品;美國則將對印尼實施零關稅。
此外,印尼承諾向美國供應關鍵礦產,並簽署規模達數百億美元的採購合約,內容涵蓋波音飛機、美國農產品與能源。
美方官員透露,印尼也同意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非關稅限制,並放棄數據流動相關徵稅措施,讓美國科技企業受益。上述500億美元包括市場開放的預估價值及印尼對美國商品的實際採購。
越南川普於7月2日宣布,已與越共總書記蘇林通話並達成美越貿易協議,稱此為「偉大的協議」。根據協議,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面臨20%關稅,對經由越南轉運的貨品則課徵40%關稅;相對的,美國商品可零關稅銷往越南市場。
川普強調,越南將全面開放市場,取消對美商品的所有關稅,並加強原產地規則,避免中國貨品借道越南轉運。白宮資料顯示,原先對越南商品的對等關稅稅率為46%,此協議等於部分調降。
此外,川普特別提及美國汽車SUV將有望拓展越南市場,顯示雙方合作不僅限於關稅,也涵蓋汽車等產業機會。
英國美國總統川普於5月8日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英國將擴大對美國產品的許可範圍,包括牛肉、乙醇等,也會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非關稅壁壘。另外,美國商務部指出,根據協議,英國汽車製造商每年輸美的車輛配額限制為10萬輛,並適用10%的「對等稅率」。
以下為川普在7月7日至7月12日期間,陸續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公布寄給25國的關稅信函,並告知各國將於8月1日起實施最新關稅稅率。(紅字為後來已完成談判的國家。)
*編按:加拿大與墨西哥原先並未列入對等關稅名單,但川普早在2月1日就簽署行政命令,將於3月4日起對加、墨所有商品課徵25%關稅,2國隨即宣布提出報復措施。
到了7月10日、12日,川普又宣布,對加拿大商品課徵35%關稅,以及對墨西哥商品課徵30%關稅。
美國白宮於7月31公布的對等關稅行政命力中,除了台灣外,也一併公佈其他主要國家的稅率。
▍本文轉載自《川普對等關稅最新進度》台灣暫時關稅20%!主要國家稅率一次看》,撰文者:陳瑋鴻 整理。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酒店式公寓大多位在商業中心,主...
無論暑假出國需要外幣現金或想做...
夏天在冷氣房開炸雞比薩派對最實...
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獲得好禮及抽獎...
大戶數與小戶數社區各有什麼優缺...
生成式AI近年成長速度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