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停利不停扣,用2工具投資 退休老師年賺8%息!孫鳳群:4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也能50歲就退休
根據退休常忽略的 6 件事,其中以未規劃每月生活費、沒有準備老年醫療費用、退休金來源只有社會保險,以及通膨影響實質購買力等 4 件事,造成退休金準備不足最為顯著。
根據退休常忽略的 6 件事,其中以未規劃每月生活費、沒有準備老年醫療費用、退休金來源只有社會保險,以及通膨影響實質購買力等 4 件事,造成退休金準備不足最為顯著。
ETF 是最近的熱門商品,許多國內投信也推出新的 ETF,像是最近很熱的「元大高股息」、「國泰高股息」等,「台灣 50」(也就是 0050)更是台灣本土 ETF 的元老。究竟 ETF 是什麼 ?它和 基金 有什麼不同?
許多人想學習投資理財,但只要碰到財經專有名詞,就會覺得股票、基金、保險等理財工具艱澀難懂,因此打退堂鼓,導致無法養成理財習慣。
對於想抗通膨的投資人,專家建議,先了解投資工具的屬性,並按照個人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工具,逐步達成買房、存退休金等理財計劃。本文將分析3大類投資工具,協助投資人做好投資,以抵禦通膨怪獸。
每檔基金的投資區域不盡相同,在投資之前,當然要做好相關功課再投入,就像旅行前,要做好功課才知道要準備什麼,不然如果忘了帶美白防曬去菲律賓,回來就會變黑炭,或水中防寒衣帶成比基尼去北歐,直接冷凍起來變凍齡美人……,所以接著就來說明基金的投資區域到底有什麼不同,好讓你做好投資準備。
雖然 ETF 很常出現在新聞媒體或報章雜誌,但很多人其實不太理解 ETF 是什麼,只知道 ETF 可以用來投資,買下去就對了;但這樣其實很容易買到地雷 ETF ,甚至可能偏移投資的航道,因此理解 ETF 是必要的課題。
只要善用複利帶來的好處,將會創造意想不到的財富空間,他以定期定額為例,只要每個月固定花1萬買股,靠著複利效果,30年後將暴增至2554萬,會是民眾一筆很好運用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