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台股趨勢轉折之際,逢低佈局台灣核心戰略產業
通膨指數壓得全球央行喘不過氣,Fed狠抽銀根,美股承壓、陷入震盪盤整,台股也在外資狂賣下,再度失守年線,想逢低佈局該怎麼做呢?
通膨指數壓得全球央行喘不過氣,Fed狠抽銀根,美股承壓、陷入震盪盤整,台股也在外資狂賣下,再度失守年線,想逢低佈局該怎麼做呢?
國際原油、大宗物資價格上漲,所導致的輸入性通膨,使台灣物價隨之走揚,光是外食售價變化,就讓不少民眾「很有感」,也令消費者擔憂,物價一漲不回頭,能買到便宜商品的百元商店,未來恐不復存在。
台灣央行從2011年7月之後,已經10年沒有升息,因此這次跟隨美國腳步升息也算是意料之中,以升息一碼,以房屋貸款一千萬來計算,大約每月要多支出1200元左右,一年就要多支出1.44萬元…..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但新創企業的熱情與動力不滅。2021年,台灣有3家新創公司上市,1家預計明年在美國掛牌。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帶你了解新創圈現況!
全球風險資產市場,在動盪中迎來了2022年的第1個星期,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要激起了市場對「更早、更快地」實施政策緊縮的恐慌,S&P500一周下挫4.7%,NASDAQ下挫4.3%,國債被全線拋售,10年期國債利率升到1.77%的疫情以來最高水準。
除了FOMC的會議紀要,非農就業資料也不理想,新增就業人數不到預期的一半,但是工資卻重拾升軌。聯準會和非農兩隻深水炸彈,逼得美元浮出水面,美元指數DXY貶值至95.7。
金管會宣布,要開放設立「純網路保險公司」,也就是沒有實體通路的保險公司。目前規劃2022年八月開放申請,順利的話2023年四月,就會公布許可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