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趨勢 財經時事獅 川普關稅衝擊物價,美國民眾卻掀起「搶購潮」!恐慌為何讓人更想購物? By 小粉獅 / 2025-05-11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多國擴大關稅,引發市場震盪與消費者恐慌。儘管經濟學家警告物價上漲將打擊家庭預算,但美國民眾卻掀起一波「搶購潮」,從汽車、家具到洗衣精,能買的先買再說。這種「通膨預期心理」與「焦慮型消費」現象,可能正在逐步改變一般家庭的消費結構。消費者對「價格即將上漲」的預期,使原本的購買計畫大幅提前,不僅讓零售商店人潮湧現,也刺激部分品類的短期銷售。例如汽車銷售在 3 月出現 11.2% 的增幅。隨著物價劇烈波動、經濟前景不明,專家也警告:若因恐慌而盲目消費,可能對家庭財務構成長期壓力。 先買再說!全美民眾湧入賣場,趕在漲價前搶購日用品與家電川普政府宣布對多數進口商品加徵至少 10% 的關稅,其中汽車、家居用品與服飾為受衝擊最大的幾個類別。以汽車為例,2024 年新車平均售價約為 5 萬美元,若因關稅上調 5000 美元,等於每輛車預估成本上升 10%,促使不少消費者在漲價前迅速行動。根據《ABC 新聞》(ABC News)報導,3 月美國汽車銷售增加 11.2%。來自紐約的學校職員諾埃爾·佩格羅(Noel Peguero)表示,他原本就有購買車用零件、園藝用品和電子產品的打算,得知關稅消息後便立即下手,一周內在這些品項上花了約 3500 美元,只為避開可能出現的價格上漲。另外,全美各地賣場人潮上升。芝加哥郊區一對退休夫婦曾考慮慢慢汰換用了 20 年的廚房電器,在得知關稅消息後,他們決定一次購齊爐具、冰箱、微波爐與洗碗機。類似搶購行為也在好市多 (Costco)、沃爾瑪(Walmart)等大型賣場上演。一位洛杉磯居民表示,他在好市多囤積大量瓶裝水、肥皂與口腔清潔用品,「恐慌讓我產生購買的慾望」。也有民眾坦言,因為經濟壓力大,進入賣場後便難以抑制想囤貨的心情,「我一踏入就開始慌了,只能告訴自己冷靜」。甚至有人因為擔憂支出而失眠,反映出這波搶購背後的焦慮情緒。 消費行為轉向:減少購入實體商品,買更多「服務」隨著進口商品價格預期上漲,許多消費者可能會減少購買高單價的實體商品,轉而將支出移向當地服務,例如外出用餐、看電影等日常娛樂活動。這類服務業多半仰賴當地勞動力,相對不受關稅衝擊,顯得更具價格優勢。《彭博社》(Bloomberg)指出,這波行為轉變可被視為 2020 年疫情期間「商品爆買、服務冷淡」現象的逆轉。當時美國民眾因封城減少外出,轉向網購與居家消費,如今則因商品價格飆升而將預算轉往服務支出。例如不再購入高價鞋款或沙發,而將這些預算用於娛樂體驗或休閒活動。然而,專家也提醒,消費應以財務能力為依歸,避免因恐慌而盲目舉債。消費金融服務公司 Bankrate 資深分析師泰德·羅斯曼(Ted Rossman)指出,若無足夠現金流支撐,不如繼續使用現有汽車、延後非必要的家居升級計畫,避免因短期恐慌造成長期財務風險。此外,羅斯曼認為現階段供應鏈穩定,無需重演疫情時期的「囤貨潮」。他建議,與其搶購大量生活用品,不如冷靜評估自身需求與能力,因為恐慌性消費往往沒有好結果。 資料來源:Bloomberg、New York Times、ABC News;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 新台幣兌換美元存入iLEO數位帳戶享匯率最高3.5分減碼優惠! 立即了解更多 Tags: 全球趨勢, 外匯, 生活時事, 產經趨勢, 美國 You may also like 股利所得稅怎麼算?合併計稅、分離課稅哪種划算?存股族節稅攻略 By 小粉獅 / 2025-05-07 2025節稅攻略》單身如何節稅?高所得者如何節稅?10大節稅方法公開 By 小粉獅 / 2025-05-05 薪水捨不得用,獎金卻容易花光?這是心理帳戶在作祟! By 小粉獅 / 2025-05-04 不斷精進的投資之路 By 小粉獅 / 2025-04-30 關稅戰烽火連天 公用事業減震防災 By 小粉獅 / 2025-04-25 文章導覽 2025年重劃區買房攻略:機會、風險與保值關鍵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