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暴跌、公債被拋售、大減稅引爆經濟炸彈…一次看懂英國怎麼了?

《金融時報》嘲諷,原本意見都不一樣的經濟學家,這次全都達成了共識:英國正在自爆一場空前經濟危機!日不落帝國怎麼了?

摘要
1.英國新政府推出「迷你預算」計畫,想用大減稅來重振經濟,但英國央行卻要升息壓通膨,導致貨幣與財政政策打架,引發市場混亂,投資人急拋售英鎊和公債。
2.與歐美他國不同,英國還有一個致命弱點:脫歐使其一手釀成經濟危機。《彭博》指出,英國的信任危機已醞釀多年,減稅案遂成引爆點。
3.接下來,英國央行恐被迫加大升息幅度,面臨借貸成本推升壓力。經濟學家警告,英國可能落入貨幣貶值與利率上揚的「厄運循環」。

英國公債殖利率狂飆、英鎊兌美元匯率大跌至歷史新低,引爆市場崩盤危機!雖然英國央行(BoE)緊急出手干預購債救市後,目前英鎊與公債拋售潮稍緩下來,但,這恐怕只是暫時喘口氣,英國的前景仍黯淡。


《金融時報》嘲諷,原本意見都不一樣的經濟學家,這次全都達成了共識:英國正在自爆一場空前經濟危機!日不落帝國怎麼了?

救經濟?減稅+撒錢=提油救火

才歷經女王駕崩,英國迎來號稱「鐵娘子2.0」的新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新內閣一肩扛起拯救國家經濟危機的重責大任,9月23日,財政大臣克沃滕(Kwasi Kwarteng)推出「迷你預算」(Mini-budget)計畫,等於想靠「減稅」和「撒錢」來救經濟。

然而,此時通膨高漲,而且計畫一點都「不迷你」,宛如提油救火。它不僅規模達450億英鎊(約合新台幣1.5兆元),是半世紀以來最激進的減稅政策,也讓先前宣布補貼家庭和企業的能源總成本,2年恐增至1,500億英鎊。

英國的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因此升至4.5%。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估計,這足以讓英國債務爆炸性成長,負債占GDP比重恐在2030年飆到101%。

尤其,減稅背後邏輯,應用了「涓滴經濟學」(Trickle-down Economics)——相信富人減稅,可讓貧苦窮人在內的社會人人都受惠。包含削減工資稅,凍結公司稅,取消銀行管理人員獎金上限,最高所得稅率從45%下調至40%…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野黨工黨批評,這反而「獎賞富人」,只會加劇貧富差距。

結果,變成英國央行要升息壓通膨,政府卻想大減稅來重振經濟,貨幣與財政政策打架,引發市場混亂,投資人急拋售英鎊和公債。這才逼得央忙不得不出來收拾殘局,大轉彎重啟QE(量化寬鬆),宣布無限量購買長期國債,稍稍安撫恐慌市場,卻得面對更困難的打通膨難題。

脫歐成大弱點,減稅新政引爆信任危機

疫情與俄烏戰爭重創全球經濟,多國都飽受通膨飆漲、能源成本暴增、勞動市場緊縮等衝擊。但《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指出,與歐美他國不同,英國還有一個致命弱點:脫歐使其一手釀成經濟危機。

2016年脫歐公投後,外國投資就此停滯。英國直接從歐盟這個全球最大貿易集團的一員,變成局外人。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去年預估,脫歐將使該國長期GDP萎縮4%,比疫情損失還嚴重。

《彭博》則指出,英國的信任危機已醞釀多年。從執政的保守黨當初承諾脫歐好處多多、疫情間違規的唐寧街派對門事件、到預算監管機構被邊緣化,現在的特拉斯政府減稅案,遂成引爆點。

「這是一連串自願強加、無知經濟決定的最新發展,」瑞聯銀行外匯策略全球主管金賽拉(Peter Kinsella)表示,「這始於英國脫歐,現在又來了。」

《外交政策》雜誌指出,市場已經對特拉斯政府投下了不信任票,對於抑制通膨、避免經濟深度衰退的信心幾乎全失;擔心外溢效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都反對減稅新政。

無視正當程序、獨立監督、專業知識…英恐陷厄運循環

特拉斯的靈感,可能源自於1980年代通膨仍高漲,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推出的減稅計畫。然而,美國環境當時伴隨強勢美元與全球強勁經濟,反觀英國現在情況完全相反,政策中關於如何融資以支撐減稅的細節,也寥寥無幾。

「貨幣下滑與債券殖利率上升並列發生,正是新興市場主權債務危機常見的情況,也是投資者對該國失去信心的表現,」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教授比恩(Charles Bean)警告。

接下來,英國央行恐被迫加大升息幅度,企業、房地產都面臨借貸成本推升、甚至崩盤壓力。曾任英國智庫經濟事務學會(IEA)首席經濟學家的傑索普(Julian Jessop)說,英國可能落入貨幣貶值與利率上揚的「厄運循環」(doom loop)。

《金融時報》呼籲,新政府不能無視正當程序、獨立監督和經濟專業知識。它正嚴重破壞英國的經濟和金融穩健性,拿人民的錢、養老金和房屋豪賭,央行只能暫時撐住市場,但恢復英國信譽,是政府的急迫任務。

本文經<商業週刊>同意轉載

光輝十月!
「美利驕澳」雙幣優利定存 美元最高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