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美味人妻:做生意是賺錢,但「做品牌」才是對顧客的長期投資

建立品牌不是說就不管生意,而是思考商業模式,它是需要長期維持的,也就是永續經營。
用低價競爭,或是賣不好的東西,這種生意做一次就沒有下次了,故「做品牌」與顧客良好聯繫才能永續經營。

作者/口述|黃麗燕、謝凱婷 責任編輯/杜韋樺Web only 2023-05-15 圖片來源:廖祐瑲

以「矽谷美味人妻」為人所知的謝凱婷(Katie),除了是網紅的身分外,也是一位連續創業家,現更擔任矽谷第一大華人社群「北美台灣科技年會」主席、矽谷影響力基金會執行長。她在節目中暢談如何走過無常的人生,找到自我信念的過程。

 

以下是WAVE – 中小企業CEO 品牌/領導學創辦人黃麗燕(以下簡稱「黃」)與矽谷影響力基金會執行長謝凱婷(以下簡稱「謝」),在闖天下Podcast節目《請問CEO》第2集的精彩對談片段摘錄:

我經營的不只是生意,而是「品牌」

黃:什麼時候你覺得決策最成功?為什麼?

謝:我在經營品牌上的確遇過幾個比較重要的決策時期。我覺得成功的決策在於說,你有沒有了解現況,當下做決策時,是否清楚知道目標受眾的需求,以及決策影響的範圍與未來的發展。

以北美台灣科技年會(Taiwan Tech Summit)為例,一開始,我們只想做矽谷的線下活動,但我在思考這個活動時,我心裡想的是,要如何把這個事情放大,將它做成一個能夠聯合在美台灣人,跨領域,跨國界,跨世代的活動。我到現在還是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我沒有畫地自限,我沒有把自己做小。

黃:你認為,品牌跟生意的關聯是在哪裡?

謝:我覺得只要有商機、會賺錢,就是一個生意。但品牌是一種投資,是你跟顧客的長期關係,是顧客關係價值。所以我常常說,我經營的是品牌,而不是一門生意。

談「生意」的話,我們會回到傳統的買賣交易,但是如果是品牌的話,我們要考慮到的是,如何建立跟顧客的長期關係?在過程中,我們要先理清一些資訊:

1.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品牌?

2.我的目標對象是誰?

目標對象很重要,你要傾聽你的Follower、顧客心裡的聲音。有時候做品牌,只有我們自己覺得,可是顧客並不這麼感覺。所以瞭解目標對象的心聲、痛點,我們才能夠有效地找到解法,這個是品牌的不二心法。

當一個公司開始有品牌思維,知道重點跟痛點後,才能夠有解方跟策略。

這個策略可能是公關的媒體策略,可能是社群的媒體溝通策略,又或者是你線下活動的策略。我覺得這是一個脈絡也是架構,當品牌的精神思維出來後,整個公司的品牌才有價值。所以,價值是建立在對於自己顧客關係的了解以及策略的呈現。

黃:所以你認為品牌跟生意不應該是有衝突的嗎?而不是為了做生意,先把品牌放在旁邊?

謝:我覺得不是。雖然生意很重要,但如果是我,我會先建立品牌。

建立品牌不是說就不管生意。我們常講:要思考商業模式,所以商業模式這件事是很重要的。商業模式需要長期維持,也就是永續經營。用低價競爭,或是賣不好的東西,這種生意做一次就沒有下一次了,因為沒有所謂的長期顧客關係。

我覺得品牌還是要放在第一順位,接下來思考每個階段的商業模式,因為每個階段、每個環境、每個目標對象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長痛不如短痛,當CEO第一次裁掉自己員工

黃:你在領導團隊的時候,有沒有做過很困難的決定?這個困難的決定可能讓你睡不著覺,或讓你痛徹心扉?

謝:有,我們先來講一下最近矽谷發生什麼事。最近矽谷應該人人自危,最近遇到朋友,我們都說,我們矽谷人不是「在Losing Job,就是已經Lost Job」,也就是說正在失去工作或是已經失去工作了。

對一般人來說,「被裁員」可能是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但是對於一個老闆、執行長、主管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傷痛。

我人生第一次遇到裁員,就是要裁掉我的員工。

我記得那一天晚上還去找老師(編按:指黃麗燕),當時我看到老師,整個人壓力很大,眼淚一直掉。

那個時候,我是第一次必須忍痛割捨團隊。也就是說,當你意識到,未來1~3年,如果用原本的做法與想法,公司可能是無法運作的。所以在無法硬撐的狀況下,我只好開始思考要如何幫助員工轉職。雖然裁員是一種手段,但是我們可以用很好的方式讓員工得到安置。當然,在這過程中,雙方會有拉扯與痛苦,但是我覺得與其長期的痛,還不如快刀斬亂麻。到現在想起來,我還是覺得很難過。

黃:很多人會以為,「裁員」對CEO來講是日常,對員工來講則是無常。可是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對CEO來說,做這件事情也是他們的無常。

美國、台灣大不同:沒有誰是一輩子的連結

黃:如果碰到很棒的人才要離你而去,你要怎麼樣面對?或者用什麼方法去留住他?

謝:我覺得台灣跟美國的思維不太一樣。美國給員工的薪酬待遇通常有3種:底薪、獎金以及股票。底薪是對你的保障,股票則是把員工當作公司的一份子,是一種關係的連結。在美國,他們非常看重股票。獎金則是對於員工,在過去這一年或者半年的肯定。

台灣目前比較不習慣這樣的薪資結構。但在美國就很容易找到,可以理解公司現況,以及跟著公司一起打拼的人。

我們常說要留住好人才,怎麼留住呢?不同階段,留住人才的策略也不太一樣。

比如在新創企業的高度成長期,股票可能會成長10倍、100倍,所以員工會覺得雖然薪資比較低,但未來有比較高的機會。但如果是大公司,可能會變成高薪加高股票,這又是不同的思維。

還有,我覺得公司的文化建立很重要。

我看到的是,美國是比較開放思維,不像台灣有所謂的一輩子的連結,所以當公司無情時,可能隔天員工就進不了公司。也因此,公司的文化建立很重要,要讓員工覺得上班不是交朋友,而是貢獻能力,創造營收,是來讓公司能夠創新成長的。

我自己在台灣跟美國都有開過公司,重視獨立思考的美國員工,可能也是因為講究個人主義,重視個人表現,所以較少成群結隊的狀況,就算要離職,也沒有辦法影響任何人。可是台灣的就業環境,常常會有成群結隊的現象,這是在創業過程中,我不是那麼習慣的地方。

黃:每個國家的文化不一樣,東方本來就是偏向團體,比較在乎別人怎麼看。西方的話則是比較獨立,但就算是在英國、美國,也都不太一樣。

本土的公司對待員工比較像家人,這也沒有好壞對錯,只是有人不適應,就會到外商工作。外商雖然看起來很獨立,也很尊重員工,但如果你失去對公司的價值時,公司也很容易跟你說再見。所以我覺得合不合適,就是看每個人的個性。

成為黑暗叢林裡的開創者:最重要的是「初衷」

黃:那你在獨處時,最常問你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有沒有在不同的階段變過?

謝:我常常會問自己兩件事情:

  1. 我開心嗎?我有沒有改變我的初衷?在這一條路上,我的信念改變了嗎?

做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創業,不管是要加入哪個團隊,不管今天承擔的責任是什麼,人生每個階段都要問自己:你的初衷有沒有改變?我覺得初衷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1. 人生的排序有沒有改變?

我常常會問自己,我在做這一件事的時候,我是因為什麼樣的信念?我非常以家庭為重,所以每一次做事,我都會問,我有沒有家庭失衡?我有沒有因為過度的工作,導致冷落老公或是小孩和家人?

家人在我的生命次序排在優先的位置,所以我在做很多決策時,都必須考量家庭,以及是否能夠陪伴孩子成長。

工作是可以隨時重新來過,你可以把公司關掉再開一家,

可是小孩沒辦法生了以後,把他丟掉再生一個。

當工作很忙時,一定有失衡的時候,可能是心理,也可能是身體。所以不要走到那個階段才發現。就像老師說的,有沒有每天、每週或每個月問自己?不能等到整個心身靈都失調,再來問自己這個問題。不然,當路都走錯一大圈了,要怎麼走回去呢?

黃:通常都是在崩潰的時候,才會問自己那個問題。

謝:對,可是我覺得要養成習慣:在做每一件事時,問自己,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信念,是不是符合我們的人生次序?

還有,我覺得要多結交良師益友,他們願意在你挫折的時候,告訴你真心話;當你挫折的時候,他推你一把。

每一個人跟我講話,我都會快速做筆記,這件事情也是跟老師學的。Margaret(編按:指黃麗燕)就是讓我覺得,真的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在做筆記。就連之前手摔斷時,都還可以用左手繼續寫字。如果說身邊都沒有紙,只有衛生紙,也會寫在衛生紙上。

 

>>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發佈。

iLEO數位帳戶愛你哦~

買美元享優惠 投資自己最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