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 MARKET

東西股神不同道 看懂孫正義「想像力投資」

孫正義曾說到,自己的目標,是成為「科技產業的巴菲特」。
#軟銀集團創辦人 #孫正義

他領導的軟銀集團,過去二十年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四四%,而同期間巴菲特領導的波克夏年化報酬率約三六%;隨著近年軟銀旗下願景基金的投資地盤不斷擴張,孫正義更大幅翻轉了矽谷新創募資的遊戲規則,整體來看,無論是輝煌的投資紀錄或影響力,這位「亞洲股神」確實有與巴菲特一較高下的資格。
然而,孫正義終究不是巴菲特。
一般認為,巴菲特在投資生涯多數期間,基本不碰科技公司,也因此,近年其對蘋果的意外青睞,也才引起市場熱烈討論。相較之下,自稱「科技絕對信徒」的孫正義,在投資上獨鍾高科技企業,特別是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領域。
對科技股的偏好與否,僅是兩人差異的冰山一角,若進一步爬梳巴菲特及孫正義的背景可發現,兩人無論在投資哲學及心法上,皆有天南地北的差異。兩位同樣成功的投資者,各自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布局路線、投資思路,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堅持守在自己認定的路線上,這,或許是從孫正義與巴菲特身上可以深刻領悟到的一堂投資課。

看擇股標準

巴愛成熟商業模式  孫重趨勢與創新
談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多數人如數家珍的,是如可口可樂、美國運通與迪士尼等知名品牌。其中,可口可樂與美國運通已有百年歷史。
上述個案中,也可看出巴菲特引以為傲、數十年信守的鮮明投資哲學:在選股偏好上,他傾向投資那些具深厚「護城河」基礎、獲利穩定、業務簡單易懂,且能產生「自由現金流」的公司。
業務要簡單,所以巴菲特投資的標的,除了金融業外,其餘多是食品業,以及與生活日用品相關的製造、餐飲、服務業等,這些公司市場需求穩定,又多站在產業領先地位,因品牌受到廣泛認可,公司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也因此確保了穩定利潤。

相較之下,「東方股神」孫正義的投資則高度看重「趨勢」,比如願景基金之所以重押Uber與滴滴(Didi),即在於孫正義認為,隨著未來自動駕駛日趨普及,此類網路叫車平台勢將高速成長,而在全世界投資多家具市場獨占地位的叫車平台,可望形成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進一步推升平台利潤。
也正因為孫正義著眼的多是仍未普及的創新商業模式,許多被投資的企業目前仍處於大量燒錢階段。例如Uber在二○一八年淨虧損十八億美元、滴滴同年度亦虧損高達一○九億元人民幣。這與巴菲特強調「被投資企業須獲利穩定、自由現金流為正」,恰好形成鮮明反差。
儘管較不在意被投資企業當下的盈虧,孫正義對新創仍有一套篩選標準。翻開願景基金近兩年的投資企業名單,我們可發現,除了極少數的企業是在種子輪及A輪就投資外,孫正義八成的投資都是落在C輪之後。
事實上,孫正義曾指出,原則上他只會對超過一億美元規模的後期(C輪之後)新創進行投資,因為到這個階段,這些新創往往已積累足夠多的使用者數據,商業模式較為成熟。

看資產配置

巴組合高度集中  孫分散拚綜效
另一有趣的差異,在於巴菲特與孫正義投資組合上的「配置策略」。
外界一般多認為,巴菲特的投資風格重視獲利穩定、對風險忍受程度相對較低,許多人似乎也理所當然地推論,巴菲特在產業上的投資組合應該是「高度分散」的;相對地,強烈喜「新(創)」厭「舊(傳統企業)」、熱愛科技股的孫正義,投資組合應該更為集中。
然而,事實出乎意料。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3F持股報告數據顯示,波克夏二○一九年第一季度帳面價值約一九九四.八四億美元的投資組合中,巴菲特持有股票僅四十九檔,其中近八成(七九.五%)集中在持股最高的前十檔股票上,這十檔中,又有八成集中在前五檔股票,占波克夏總持股金額的六三.八%。
進一步細拆波克夏的前十大持股,可發現除了蘋果、可口可樂與卡夫亨氏之外,其他七家皆為銀行或金融服務公司。對此,巴菲特曾指出,波克夏之所以採取集中投資策略,正是因為相信集中持股更能大幅度降低風險──前提是投資人必須對這些集中持股的公司有「足夠的了解」。
相較之下,截至目前,孫正義的願景基金投資總金額約八七○億美元,不到波克夏持股市值的一半,然而願景基金的投資企業家數達八十二家,且投資領域涉及電商、半導體、房地產服務、醫療健康、汽車金融等不同產業。孫正義更計畫在未來三十年內,將投資企業規模擴大到五千家以上。
孫正義之所以廣泛投資,著眼點並非在降低風險,而是為架構「企業生態系」做準備,後者,又被孫正義稱之為「群戰略」(Synergy Group)。
孫正義曾多次提到,其熱中於將所投資的事業整合為一個「企業家族」,透過交叉持股,讓原本處於競爭立場的雙方形成緊密合作關係,Uber和滴滴的戰略合作就是一個顯例。
在孫正義主導下,Uber一六年藉由將中國市場賣給集團內同樣做交通業務的滴滴,換取後者兩成股份。滴滴原為Uber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孫正義讓它們彼此投資,透過資源共享以達成規模經濟,另外,透過「共榮」的方式,也顯著提升對外來競爭者的門檻。

看決策心理

巴保守理性  孫膽大重直覺
據說,願景基金剛成立時,孫正義原來預計的募資目標金額是三百億美元,但最終在審閱募資簡報時,看到三百億這數字,他停頓了一下,隨後大筆一揮,改成「一千億美元」,並側頭對一旁吃驚的願景基金執行長米斯拉(Rajeev Misra)笑著說道:「Life is too short to think small.」(生命短暫,不把握機會大幹一番(事業)怎麼行!)
另一方面,談及與孫正義初始會面的過程,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經常講的一個故事是,「我只說了六分鐘,孫正義就給我三千五百萬美元。我沒想到錢來得那麼輕鬆⋯⋯。」
上述場景,構成外界認知孫正義性格的一面縮影:信任直覺,大膽下注,寧願賭錯,也不願放棄一絲成功機會。
事實上,孫正義過去投過的幾百家企業中,儘管不乏阿里巴巴、雅虎等成功案例,失敗的例子卻遠遠多上許多。孫正義生涯的最重大挫敗,莫過於二○○○年的網路泡沫。
當時,孫正義在全球瘋狂併購網路公司,泡沫前幾年,軟銀市值一路飆漲,孫正義身價一度超越比爾.蓋茲,成為全球首富;然而隨著泡沫破裂,軟銀股價暴跌,公司有一段時間處於瀕臨破產邊緣。
皆為投資典範
意志力與績效同樣驚人
回顧過往數十年投資紀錄,孫正義曾估算過,他投資的成功率大概只有五%。只是,五%在他眼中,是一個再「理想不過」的數字。
孫正義認為,五%看似很低,但只要一百件投資案中有五件成功,報酬率就相當可觀。根據統計,自二○○○年網路泡沫後到二○一八年的十八年間,軟銀投資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四三%。
大起大落,是孫正義投資歷程的日常,巴菲特的投資史則少有壯闊波瀾,關鍵在於後者總是努力「趨吉避凶」。
據了解,巴菲特為自己設下了重重投資限制,例如他不會買業務過於複雜的公司,巴菲特曾指出,「最好的投資報酬率,來自於數年來一直生產相同產品與服務的企業。」
此外,對於正處於轉型階段的公司,巴菲特也是能避則避,他認為,真正能成功轉型的公司是相對少數,「劇烈的改變,通常不會帶來令人眼睛一亮的報酬。」
另一方面,有別於孫正義,巴菲特的投資判斷亦鮮少依賴「直覺」和「熱情」,更多是建立在對公司營運及財務細節,如營收、支出、現金流量等指標的深入了解上。
儘管擇股標準有別、資產配置偏好不同、決策心理大異其趣,惟在市場眼中,巴菲特與孫正義都因著他們過人的意志力與令人心服口服的戰績,締造了東西方投資佳話,也為有志於尋找典範學習的投資人,建立了不同的參照系。
投資人可依照自身偏好適度參考,期待終有一天,我們也能寫下自己的傳奇。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