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題獅 心有千絲萬縷,行動卻留步停滯 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很多很棒的想法,但99%的人卻想想就算了。 By 小粉獅 / 2024-04-12 你,有沒有發過誓卻還沒有行動的事件?你,有沒有做過一些光想就讓人激動的計畫?不管是生活、情感、事業上的目標,都可能因此改變你未來的人生? 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很多很棒的想法,但99%的人卻想想就算了。作者透過7個改變的心法,又將心法細分成數個不同的檢視角度,共有43種面向,以及實際行動的4步驟,指引你成為那1%的實踐者。從中羅列出幾個特別有感的面向加以說明: 心法一:在茫茫資訊中找到「需求定位」第一用最少的精力;第二找到自己需要關注的;第三建立資訊搜集的目標。 心法二:做「減法」的四個執行步驟第一步:為自己準備思考筆記本記錄每天二十四小時做了什麼計畫、如何思考和部署、如何完成,以及效果如何,以週為單位進行統計。第二步:找到最浪費時間的那些思考完成筆記本後,一個核心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哪些思考是浪費時間和不必要的呢?」從自己依賴性最小的那件事情下手,不要猶豫,先把它槓掉。「做減法」就是讓自己重新看待平時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意識到到底是什麼阻礙了自己夢想成真。當我們從做減法中找到那些迫切要去完成、卻從未開始的重要計畫後,才能反省過去渾渾噩噩的行為,有動力來制定簡化思考的計畫。第三步: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到最前面當我們逐漸減去無用的環節時,一些重要的東西就會浮出水面。第四步:重複優化的步驟並且獎勵自己「重複」是養成習慣的好方法,不斷重複,直到形成新的本能。完成一次重要的思考時,你可以適當的獎勵自己一次。學會獎勵的同時,也要適當原諒偶爾的失誤,拒絕完美主義。當做減法計畫時,若遭遇意外或被突然而來的事件打斷,不要有罪惡感,原諒計畫中的不完美,寬恕這些小挫折,這樣潛意識對新習慣的接受就會更加輕鬆。運用以上這四個步驟,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實施的計畫,想清楚需要做什麼,在內心必須有一種強烈的呼聲告訴自己,它是重要的,制定一個時間表,對未來的每個環節做一次資源配置,刪減所有不必要的環節,只留下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做完減法,要再盡力地去一項一項改善,讓自己成為一個高效工作者! 心法三:立刻去做,只要開始就好了在一開始,腦海中生出的雜念是殺死行動的毒藥,它們用各式各樣的有毒資訊誘惑你停止腳步,產生恐懼。所以,你必須在行動之初就清空大腦,讓潛意識專一的對準目標。 心法四:醒醒吧,這世界上沒有完人這個世上有沒有完美的人?華為集團總裁任正非在一次演講中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人並非沒有,而是非常稀少。我不希望大家做一個完人,因為那肯定很痛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科學家在長期研究中發現,相較於其他生物,人類有多達四到五百多種的優勢,從生理到心理、從體型到機能、從性格到情緒、從智商到情商,涵蓋了各個方面。天賦的數量不重要,就個人而言,你當然不可能都有,更重要的是應該知道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接著便是把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建立在這些天賦的基礎上,這樣你就獲得了成功的最大機率。 心法五:懂得變通,調整修正前進的方向世界級潛能開發專家安東尼•羅賓斯在一場演講中,問台下的聽眾:「勝利者和失敗者的區別是什麼?」現場沒有人的回答令他滿意。因為在羅賓斯看來,「做選擇」和「行動」有時會交叉出現在人的思考中。成功之路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曲線。勝利者擅長走曲線,失敗者只知道走直線──這就是區別。 心法六:抓住黃金時間用在刀口上在我們一天的時間中,黃金時間占比約20%:像是上午十點到十二點,下午三點到五點這幾個小時(因人而異)。這兩個時段是我們精力旺盛、思考清晰的黃金時段,在這時段處理的工作量能達到一天工作量的80%。 心法七:認清困難本質,換個角度不一樣換個角度、換種心情來面對,逃避雖然是最簡單的行為,但也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之舉。對失敗者而言,挫折看起來好像不能把他怎麼樣,實際上會是以一種「向它投降」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理想。一味的逃避只會加速失敗,並讓勝負變得沒有懸念。成功者從來不會背對困難,他們總是正視面前的挫折,挑戰那些最難纏的問題,然後在這過程中鍛鍊自己。 實際行動的四個步驟:從「想到」到「做到」步驟一:一份可立刻展開的行動方案步驟二:關掉電子產品,集中火力步驟三:戰勝事事追求完美的習慣步驟四:別在最後關頭再奮力一搏了一位參加阿富汗的美軍士兵,在接受採訪時所說:「我的保命方法很簡單,先開槍,再瞄準。」光是想就會什麼都是問題,去做就什麼都有答案。 ▍ 本文節錄自《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高原著,讀書共和國 / 發光體。由Pubu電子書城授權轉載。 Pubu電子書 讀家好禮 三大優惠購書、飽讀、閱讀器一次滿足 立即了解更多 You may also like 看懂問題的底層邏輯 By 小粉獅 / 2025-04-27 「建築執照」與「使用執照」是什麼?新手買房必懂的關鍵文件 By 小粉獅 / 2025-04-13 日本旅遊生病怎麼辦?看病流程、費用、保險理賠一次懂,官方建議再加1保險 By 小粉獅 / 2025-04-11 靠「自我慈悲」4步驟告別20年焦慮!哈佛心理學家:請像對好友一樣對待自己 By 小粉獅 / 2025-03-26 2025年單身買房攻略:穩定居住、投資增值、財務獨立的最佳選擇 By 小粉獅 / 2025-03-23 文章導覽 是買「資產」還「負債」,分清楚了嗎?雨季公寓漏水鄰居不賠償,買房子前如何釐清漏水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