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新制|2025 年4大新制上路!綜所稅、營業稅、房屋稅、課稅級距都有變動

迎接蛇年(小龍年),台灣稅務新制於民國 114 年(2025 年)正式上路。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面臨多項重要稅務變革。安侯建業(KPMG)、安永(EY)整理了扣繳制度、綜合所得稅扣除額調整、電子發票規定及房屋稅新制的重點,以及需要注意的相關政策,幫你應對稅務申報作業。

2025 報稅4大新制上路!蛇年報稅季一定要注意

1 .扣繳義務制度:扣繳義務人範圍修正,須注意期限規定
自民國 114 年 1 月 1 日起,所得稅法扣繳新制將扣繳義務人修正為「給付所得之法人本身」,包括公司、合作社、獨資組織或合夥組織事業等。此外,非居住者扣繳稅款辦理期限比照居住者扣繳作法,若遇連續 3 日以上假期,所扣稅款繳納、扣繳憑單申報核驗及發給期間可延長 5 日。

KPMG 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施淑惠提醒,扣繳義務人需熟悉扣繳範圍與相關操作規範,特別是非居住者的稅款扣繳程序。企業應審慎檢視內部作業流程,確保不因操作疏失遭受罰款。

2. 綜合所得稅:基本生活所需費用調升,租屋族也要注意
民國 113 年度每人免稅額提高為 9.7 萬,相較去年增加 5000 元;標準扣除額增加為 13.1 萬,較去年度增加 7000 元。

此外,民國 114 年 5 月申報 113 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的 個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 提高至 21 萬元,較前一年增加 8000 元,113 年度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也從 670 萬調高至 750 萬元。其餘各項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也有提高。

包括幼兒學前扣除額,擴大適用年齡至6歲,每名子女提高至可扣除額度為 15 萬元,第 2 名及以上子女增至 22.5 萬元,並取消原有排富條款。若育有 2 名年滿 6 歲及 4 歲的子女,則可扣除 37.5 萬(15 萬+22.5 萬)。

針對租屋族,房屋租金支出扣除額 上限提高至 18 萬元,並由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也就是說,原本有租金支出,可能因列報之列舉扣除項目合計金額小於標準扣除額,因此擇用標準扣除額而無法享受到此租金支出扣除額扣除效益的申報戶,現在也有機會適用,且額度比之前高。

然而,適用排富條款的人:適用綜所稅率 20%以上、申報戶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按 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者,及適用最低稅負制者,將無法享受該優惠。

舉例來說,納稅義務人申報戶成員名下無不動產,僅在境內租有一間房屋供一家 4 口自住,無論適用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者,皆可申報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上限 18 萬;但若申報戶符合排富規定,就算是在境內租屋且自用,也不適用此項扣除額。

3. 營業稅:營業稅起徵點調整、電子發票管制加嚴
自民國 1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 營業稅 相關法規,有兩項關鍵修正值得注意:

第一,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起徵點調整。銷售貨物(如買賣業、製造業)的起徵點提高至每月銷售額 10 萬元,銷售勞務(如裝潢業、廣告業)則為每月銷售額 5 萬元。小規模營業人若未達此銷售額,可免繳營業稅,減輕稅務負擔。

第二,電子發票的管理規定更加嚴格。營業人需在規定時限內,將其開立的電子發票及相關必要資訊(如發票更正、作廢、銷貨退回、進貨退出或折讓)傳輸至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未按規定執行者,國稅局將通知限期補正,並處一定金額的罰鍰;若補正不實或未依時限完成補正,得按次處罰。

電子發票的資訊存證時限亦有所強化:

買受人為非營業人者:需於 2 日內完成傳輸。
買受人為營業人者:需於 7 日內完成傳輸。
空白未使用的電子發票字軌號碼及總、分支機構配號檔,應於次期開始後 10 日內完成存證。
針對銷貨折讓作業的責任劃分,新制規定由賣方營業人負責依限上傳相關資訊,並交付買受人收執。由於新規要求營業人更新資訊系統及帳務處理流程,財政部特設自民國 114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為輔導期,期間未依規定時限據實傳輸存證者將免處罰,但此免罰規定僅適用於折讓單作業。

4. 房屋稅 2.0:高課非自住住宅,自住用房屋需設立戶籍
房屋稅差別稅率 2.0 於民國 113 年 7 月上路,適用於 114 年 5 月收到的房屋稅單。稅率依全國持有總戶數累進計算,目標是高課非自住住宅、輕課住家用住宅。房屋稅改為按年度計徵,納稅義務基準日定為每年 2 月底。若房屋用途或使用情況發生變更(如出租或轉為自住),納稅義務人需於每期房屋稅開徵 40 日(3 月 22 日)前向當地主管機關申報。

此外自住用房屋新增須設立戶籍的規定,適用稅率為 1.2 %,若符合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全國僅持有單一自住房屋且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者,稅率降為 1%。因民國 114 年 3 月 22 日適逢假日,得以展延至 3 月 24 日。

隨著稅制改革步伐加快,民國 114 年(2025 年)稅務新制的實施將對個人與企業帶來深遠影響。KPMG 建議,民眾應提前了解新規,妥善規劃報稅事項,避免因未注意相關法規而受到處罰。同時提醒企業主應密切關注國內外稅務政策的動態,以便及早制定應對策略,確保合規經營與利益最大化。

資料來源:KPMG、EY;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本文經<經理人>同意轉載。

台灣Pay繳牌照稅 就送刷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