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堂】疫情下的臺灣半導體產業影響

動盪的2020年,下半年的臺灣半導體產業趨勢將如何轉變?如何影響經濟趨勢?

2020年因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並蔓延全球,重挫各國經濟表現,連帶拖累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動能,例如據研調機構Digitimes於七月預估,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年減15.2%。

相反地,疫情卻帶動了遠距工作/教學及電子商務等宅經濟發酵,推升NB及伺服器等產品需求增加,進而支撐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不墜。國際半導體貿易協會於今年六月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額或將年增3.3%。

台灣除了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外,更因疫情控制得宜,相關業者產能集中於國內,使生產不受影響。反觀國際整合元件廠(IDM)則因各國鎖國/封城等措施而頻傳停工消息,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迎來轉單商機,例如部分晶圓代工廠持續接獲IDM廠之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等產品轉單,使產能利用率幾乎滿載,相關業者營運及股價表現皆優於全球同業水準。

下半年隨著後疫情時代促使宅經濟商機持續發酵,可能大幅改變人類生活及工作型態,也可望支撐半導體業者接單表現,尤其台灣相關業者技術實力堅強,例如台積電先進製程良率領先同業,而聯發科亦逐步拉近與競爭對手高通於5G領域之技術差距,加以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可望持續發揮產業群聚效益,因此促使研調機構IEK將2020年我國半導體產業產值由原先預估的年增5.5%上修至12.6%

整體而言,疫情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是利大於弊,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對台灣半導體業者轉單效益亦有可能逐漸淡化,長期而言仍存有隱憂。另外,儘管台灣半導體製造(包含晶圓代工及IC封測)競爭力不差,但礙於我國資源有限,無法消化全球量產需求,加上中國半導體業者不斷提高製造技術,如何維持長期競爭優勢才是我國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疫情使得全球電子及半導體大廠重新審視布局策略,台灣政府祭出「高科技研發中心-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等政策,支持與提供台灣半導體產業轉型成為全球研發中心之契機,一旦成真,將使半導體產業成為台灣主要經濟命脈,並有望實現2030年半導體產業產值達新臺幣5兆元之願景。

需要證券開戶請下載「第一金證券e鍵開戶」App,讓您輕鬆開戶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