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基建效應全解讀

拜登63兆大撒幣,「去中化」比川普更猛,台灣供應鏈機會來了!

萬年生、朱晉輝

這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二戰以來最猛的投資手筆。兩份關鍵報告,深度解讀拜登政府63兆元史詩級大撒幣的經濟效應。當美國「大基建」計畫,遇上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包括鋼鐵、網通、半導體,以及電動車、儲能等產業,都是台灣的新機會!

「自從我們建立了洲際公路系統、打贏了太空爭霸賽,美國就再也沒有足堪比擬的計畫,直到現在……。這是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四月七日發表這段演說時,語氣其實頗為平淡。畢竟,他在一周前的三月底已對外公布這項計畫,今天頂多算是補充說明。

他的後方站著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再後方則是一片背板。在拜登所屬民主黨代表色藍色襯底的背板「上,畫著幾位在高塔上賣命施工的工人剪影,簡單卻精準,傳達了這項計畫的基本意涵。

砸63兆元推「美國就業計畫」,拜登狂打基建要讓美國「猛升級」。

它的名稱是「美國就業計畫」(American Jobs Plan,簡稱AJP),短期目標是創造就業機會,達標的手段是翻修、興建美國基礎建設;而拜登四月七日的「補充說明」,則成功強化了這項計畫的想像空間,一種史詩級般的想像空間。

他說這是「二戰以來最大投資」,這句話憑藉的,是二.六五兆美元的計畫總額。即使扣掉其中關於「綠能產業租稅抵免」的四千億美元,政府支出的手筆仍達二.二五兆美元,相當於六十三兆元台幣。

他說,「我們不只是為了今天而翻修,更是為了明天而建設。」因為這項計畫所稱的「基礎建設」不只是造橋、鋪路,還包括了電動車、乾淨能源、高速網路、半導體研發製造等資本市場火熱話題。

二戰以來,美國最猛的投資手筆

牛津經濟研究院:將帶來「結構性提升」

拜登把計畫的層次,拉高到與上世紀六○年代的「太空爭霸」比擬,意味「中國威脅」在他眼裡,猶如冷戰時期的蘇聯,也賦予了這趟基建大計「不做就等死」的絕對必要性。一九六一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說:「太空競賽,攸關人們在民主和專制之間的選擇思考。」六十年後的今天,拜登說:「這是我們能證明民主制度有效的關鍵時刻……。中國以為,民主制度會拖慢我們跟上進度的腳步。」

最大的經濟體、最猛的投資手筆、最迫切的啟動指令,對美國與全球經濟、金融市場來說,自然也將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尤其,在美中對抗激化的格局底下,這一趟基建大計引爆的商機,台灣,更有可能是重要受惠者。

改變與商機,從經濟層面開始看起。就在拜登發表演說一周後,四月中,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發表了研究報告,一層一層,推演出這份報告的結論:拜登基建將對美國帶來「結構性提升」。

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預估,若基建計畫在今年順利通過,短期之內,確實可快速挹注經濟成長力道,二○二二年將使美國經濟成長率較原先預估額外增加○.八個百分點,達到四.三%,隔年再催生○.九個百分點的成長貢獻,全年成長率約為二%。

政府投資擴張,本來就是經濟成長的加分項目,但別忘了這項計畫的名稱是「就業」,因此,靠著新增就業機會催出民間消費力,同樣也為經濟成長添加火力。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表示,若按照目前拜登開出來的計畫估算,二二年美國將新增一百萬個就業機會,相對應的,失業率能從目前的六%左右降至三.九%,再過一年,失業率降至三%。

失業率降、通膨率回升,下一步?

拯救經濟的同時,也讓資金派對提早結束

往下繼續推演,經濟走強、失業率下降,接下來就是通膨率的回升。雖然今年三月美國出現的二.三%通膨率,被聯準會稱為「暫時性通膨」,但達科認為,二%已是未來基本值,美國通膨率在後年將以二.三%為常態。

關於拜登基建效應的劇本,由此逐漸進入了影響金融環境的深水區。三%的失業率、二%以上的通膨率,均被認為是「健康水準」,那麼,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聯準會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還有必要繼續維持嗎?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今年以來不斷強調的「二三年底以前不會升息」承諾,還會繼續有效嗎?

在拜登基建計畫上路後,聯準會升息步調可能提早半年。圖為聯準會主席鮑爾。

「很可能,聯準會將提早升息!」達科指出,他預測聯準會在二三年一月就會升息一碼,下半年再升息一碼,整體時程比「原先承諾」的速度提早半年。但相較於聯準會的動作,「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金融市場可能更快反映,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預測,至二二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就會常態性地回到二.六%以上水準,明顯高於目前的一.六%上下。

至此,對美國經濟而言,拜登基建的短期階段性任務已經很清楚,它能在兩年之內,扭轉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各種扭曲與畸形,讓經濟與金融環境重返正常狀態。然而,這樣的整骨工程,卻又觸及了當前資本市場現階段的最深恐懼:資金派對提早結束。

「我們不認為種種影響將改變目前股票市場的牛市格局。」四月下旬,瑞士銀行(UBS)在一份關於美國「拜登基建概念股」的報告中如此指出。有趣的是,若綜觀這份「股市報告」,可以發現,其核心理念與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基本面」分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傳統基建、新型基建、乾淨能源

AJP聚焦三面向,台廠供應鏈「摩拳擦掌」

「基建計畫與三月初拜登政府祭出的一.九兆美元『拯救方案』有所不同,後者,是著眼於美國經濟『週期性復甦』的一次到位搶救政策;前者,則是以八年時間為期,營造美國『長期擴張』的底氣。」瑞銀報告強調,目前股市投資者多半只關注聯準會動向、殖利率水準等資金面變化,但隨著拜登基建陸續上路,「對景氣敏感度高的股票,表現可望逐漸優於成長股。」

言下之意,拜登基建可能改變的不只是美國經濟結構、金融市場環境,還包括了投資市場的「主流故事」。這部分,從台灣各產業對拜登基建商機的「摩拳擦掌」,就能明顯感受。

攤開基建計畫,總計四十六個細項被歸類在五大領域,金額最高者是編列六二一○億美元的「交通基礎建設」,以修復各類交通設施為主,但其中也包含了推廣電動車的一七四○億美元。「網路、電力、水」的領域雖然金額最低,但被認為台廠有機會掌握商機的高速網路、電力設施更新計畫等,均在其中。

整體來看,交通基礎建設所帶來的原物料需求、預算可觀的電動車投資,以及高速網路設備、電力設施更新等,就是台廠目前的聚焦所在。

先看交通基礎建設。舉凡修繕高速公路、重建橋樑、升級鐵路、港口與機場等在內,拜登政府共規畫近四千五百億美元在此部分,預期將帶動鋼鐵、塑化等原物料的新增需求。

據美國鋼鐵協會(AISI)預估,拜登基建計畫將讓美國鋼鐵需求增加三至四個百分點,「畢竟公路、鐵路、橋樑等都需要用到鋼鐵,且計畫分八年,不是一年。」中鋼執行副總經理黃建智對「拜登效應」樂觀期待;但他也坦言,台灣鋼鐵業(不含不銹鋼)每年約出口美國一百萬噸,其中,中鋼一年不到一萬噸,以汽車鋼板為主,「我們應是間接受惠者。」

相對之下,以鍍鋅鋼板為出口美國大宗的燁輝、盛餘,及螺絲、螺帽相關的中下游業者,則被認為有望隨需求增加直接受惠。大成不銹鋼工業總經理謝榮坤補充表示,拜登基礎建設讓鋼鐵多了很多需求,但供給要增加還需要時間,且美國鋼鐵業不太會增加產能,加上中國近年又被美方屏除在外,「一定需要更多進口量,台灣鋼鐵業會受益。」

鋼鐵、塑料等傳產需求看旺

大成鋼、大國鋼、台塑、南亞隨之受惠

事實上,手握美國不銹鋼、工業鋁和螺絲螺帽等工業產品網路通路,甚至有價格主導性的大成鋼和大國鋼,正是法人眼中頗具指標性的美國基建概念股。謝榮坤自信指出,大成鋼擁有不銹鋼、工業鋁獨家網路通路,後者還因併購美鋁取得在地生產優勢,而美國螺絲螺帽大盤亦有八成是透過大國鋼通路銷售,「拜登基礎建設讓鋼鐵需求遠遠大於供給,我的布局會有更大的相乘效果!」

但黃建智不諱言,美國基建新增的鋼鐵需求,並非雨露均霑。舉例來說,因拜登力推新能源、不太鼓勵石油和頁岩油,因此鑫陽、天聲、中鴻、遠東機械、高興昌等API油氣鋼管銷美的業者,這部分受惠程度恐怕較少;至於離岸風電、建築用鋼鐵,則因台灣供不應求,目前不會外銷美國。

此外,台灣鋼、鋁產品目前銷美仍受限於美國三年前上路的「二三二條款」,各有二五%和一○%的進口關稅,產品輸美的競爭力略有扣分。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方又針對各國鋁板捲產品祭出反傾銷稅,台灣稅率約為十七.五%,「不是反傾銷稅太高的問題,是進口商會被美國政府複查,有被追加稅的潛在風險,這個不確定性,會牽制對方從台灣進口的意願。」謝榮坤直言。

鋼鐵之外,包括聚氯乙烯(PVC)管材、電線電纜的包材等,許多基建的材料都和塑料有關。棣邁產業顧問公司總經理何耀仁觀察,當美國大力投資基礎建設,對台灣塑化材料絕對是正面影響,且預期基建將帶動經濟成長,消費能力也會往上,「直接、間接都會有成長,到底成長多少,很難估出具體數字。」但他透露,南亞、台塑美國廠都有一定規模,「當美國擴大需求可直接受惠,尤其塑料單價美國比亞洲高,受惠程度更為明顯。」

其次看高速網路設備投資計畫。台灣供應鏈之中,和寬頻網路與基地台更新等拜登基建一千億美元商機最直接相關的,便是網通產業

打造全美鄉間寬頻連網聚落

盛達深耕逾十載,中磊通過FCC認證

「一千億美元當然算是大手筆!」台灣網通廠盛達電業董事長陳忠廷說,公司以無線寬頻上網設備自有品牌投入美國鄉村電信市場十多年來,「從來沒看過那麼大筆的政府預算。」

他解釋,過去AT&T等大型電信公司要去爭取客戶,要先自行投資光纖網路等基礎建設,對於這些大型電信公司來說,大城市架設光纖網路是划算生意,但在家戶與家戶之間距離較遠的鄉村地區,電信公司卻普遍興趣缺缺,也因此,通常是由各聯邦政府補助全美「地域型」電信公司,對各郡(county)甚至小鎮(town)的寬頻上網需求提供服務。

「過去,一個州了不起補助幾億美元,都算很大的數字,未來,補助金額可望倍數跳升,而且完全是新增的。」陳忠廷說,過往每當鄉村電信公司客戶拿到政府補助,在美國德州達拉斯有簡易產線的盛達,往往就能接到新訂單,「拜登方案才剛公布,現在還沒有接新單啦!」但他預期,由於目前全美鄉村平均上網速度,相比大城市還差一截,「還不敢講鄉村會是主力,但一定會受惠。」

盛達不過是台灣網通廠有機會吃下更多拜登基建商機的縮影,舉例來說,目前美國營收占比近五成的網通大廠中磊,同樣有機會成為贏家。

投入研發小型基地台已近十年的中磊,產品已正式通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認證,並打入美國四大電信公司之一Sprint供應鏈。尤其在5G的超高速連結時代,基地台密度勢必要提高,小型基地台除有助降低建置和營運成本,在建物密集的辦公大樓或工業區也能強化網路訊號覆蓋,在拜登基建新增的上千億美元中,同樣商機可期。據了解,現階段在美還沒有生產基地的中磊,未來也不排除赴美設廠。

至於投入一七四○億美元的電動車計畫,包括購車補貼、全美興建五十萬座充電站、要求政府機構用車改為電動車,以及推動學校改用電動巴士等。其中,「全美學校全面改電動巴士,這是台灣最大的機會!」目前唯二取得台灣交通部核定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的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忍不住興奮地說。

力推電動車、儲能、再生能源

政府、學校用車汰換,更新全美電力設施

「全球電動巴士現在是供應面問題,不是需求面問題。誰能貢獻可靠度高的車子,是掌握商機的關鍵。」他表示,美國以國安為由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DAA),其中,要求比亞迪在內的中國業者離開美國市場,「二二年第一季就不准它的車子掛牌上路……;老美去中國化去得非常徹底,這是我們最大的機會,美國有希望成為主力市場。」

採訪這天,吳定發透露,已有美國客戶聽到成運有電動巴士的設計,「急著去打疫苗,準備在五月初來台,當面討論相關合作事宜。」也有過去銷售中國電動巴士的台商上門洽談新合作可能,他很看好電動巴士在美國的商機,「台灣一定可以進去。」

只不過,元大投顧最新的一份研究指出,由於拜登基建計畫恐將附帶要求,需採購「完全美國製造」的原料及製品,台廠很可能無法受惠美國本土電動車產業鏈補貼政策;但業者認為,在新政刺激電動車整體規模需求擴大,加速充電站等配套基礎建設普及等效應下,包括充電槍銷美的健和興、車用雷達銷美的為升,以及特斯拉知名供應商和大、貿聯等台灣相關供應鏈,仍有機會受惠。

而在更新美國電力設施的一千億美元計畫中,台灣有機會受惠的則是儲能、再生能源相關業者。「其中,儲能櫃是美國拜登計畫重中之重。」電源生意起家、如今跨足網通和綠能產業的陳忠廷提出觀察。

他的觀察,多少與四月七日的拜登演說有關,在論及基建定義時,拜登強調,「我們必須仰賴『不會受到暴風傷害』、『不會被駭客入侵』的電網系統。」在陳忠廷的解讀裡,這句話的重要解方就是「可靠的儲能櫃」。

他解釋,德州二月發生冰風暴,導致風力發電機凍僵,造成數百萬戶大停電的情節,「如果有搭配儲能櫃,就不會發生停電。」再者,儲能櫃內設有通訊設備以供遠端監控,「在國安考量下,台廠有機會取代紅色供應鏈。」

美中對抗激化的大格局,確實是台廠、台股投資者對拜登基建「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這當中,「護國神山」台積電自是計畫中的另一要角。四月十二日,拜登在白宮召開「半導體供應鏈高峰會」,明確表示「晶片、晶圓,都是基礎建設。」除了受邀出席高峰會的台積電之外,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如家登、帆宣等,一時之間也被部分國內法人貼上拜登基建概念的標籤。

不過,如果純就「美國就業計畫」所創造的商機來看,半導體的效應強度現階段仍有「停看聽」空間。關鍵在於,目前對拜登這項計畫的主要反對聲音,在於「計畫太大」。所謂「大」,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基礎建設的定義太廣泛」,另外,就是「金額太高」,以至於拜登政府必須多方加稅,籌措財源。

關於第一個「大」,別說與拜登敵對的共和黨陣營,就連與拜登同為民主黨的聯邦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都已公開嗆聲:「我堅持,我們需要一個更針對道路、橋樑、電力等『傳統基礎建設』的提案。」

拜登(左)公布基建計畫後,抗中的基調不變,許多台廠都將有機會受惠。圖為半導體供應鏈高峰會。

拜登新政最大難關:加稅

企業稅率將調至28%,恐引發嚴重歧見

至於「加稅」的部分,拜登計畫與各國協商制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避免跨國企業遷往低稅負國家進行避稅,團隊目前提出的二一%方案已獲得德、法兩國公開表態支持。但加稅環節真正的重頭戲,在於拜登打算將企業稅率從現行的二一%調高至二八%,同樣的,不僅兩黨之間對此部分存在嚴重歧見,據美國媒體分析,民主黨內目前亦有五到六位參議員並不支持。

也因此,不少研究機構預期,即使拜登基建計畫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採用「預算協調」(budget reconciliation)程序闖關,也就是只要超過五十位參議員同意即可通過,但在黨內仍有雜音之下,拜登可能會將整套計畫「分批討論」,造橋鋪路等傳統基建與高速網路的建置,或許會是第一批受惠產業。

但話說回來,「美國就業計畫」的深層目的,終究不只是創造就業,更是在中國威脅下,拜登心中「穩固美國未來領導力」的關鍵藍圖,計畫的執行或許會被分拆、切割,但拜登的施政方向與力度,在此計畫中已具體浮現。

而且,就像他在四月七日演說中一度脫稿發揮的內容:「這不是我講稿的一部分,但我跟各位保證,未來六到八個月內,你們會看到中國、或者其他國家,是如何透過大舉投資來試圖掌握未來。」對於這份翻修美國的史詩級計畫,他不但心中篤定,而且他的動作速度,料想也不會拖拍。

美國就業計畫

  • 原文:American Jobs Plan(AJP)
  • 計畫總規模:2.65兆美元(含4000億美元對特定產業的租稅抵免)
  • 政府直接支出規模:2.25兆美元
  • 進行時間:分8年期間執行
  • 財源:提高企業稅率等加稅手段

▍本文節錄自《今周刊  NO1272 美國大基建 效應全解讀。由Pubu電子書城授權轉載。

e-First智能理財,讓您投資不用選標的,只要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