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tv drama

「我們是受害者,還是始作俑者?」《我們與惡的距離》:現在的世界都是我們選擇出來的

《VidaOrange生活報橘》沒有一滴雨認為是自己造成洪災

最近剛完結篇的《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品質被譽為「台劇的天花板」,不但引起熱烈討論、洗版各大社群平台,更創下台劇在 IMDb 史上最高分 9.5 的紀錄,被網友大讚是「久違的神作」。果然,看完震撼不已;從家庭、人權、媒體,戲劇就像是橋樑,連結所有「節點」,讓觀眾認識到不同於自己的人生、觸發不同的觀點。以下四點,也許你也可以一起思考看看。
沒有一滴雨認為是自己造成洪災
「因為你們這些人遇到這些事情只有憤怒、害怕、你們膽怯,你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去了解他們背後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難道把這些人全部抓起來關起來,把他們都殺了,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好嗎?不會,因為還會有下一個。」——王赦
劇中以李曉明的隨機殺人案為劇情核心探討死刑議題。但我們的憤怒到底該向誰討,什麼可以真正彌補?
在看這部的當下想起日劇《Border》裡面的話:「這個世界需要超人,需要正義,但當正義過於強大,也將和怪物無異。」在想也許重點不是判不判死刑,而是邁向死刑的過程;仔細推敲這部片的開頭動畫,呈現社群上眾多文字飛舞的畫面,象徵大眾輿論與人們的聞風起舞;「被害的加害者,加害的被害者⋯⋯」很多時候,很多人似乎在無意間,可能只是一個無意的留言或反應,做出讓別人難以走出的「小惡」,成了沒殺人的殺人犯,間接促成惡的世界。
「聰明是一種天份,但善良是一種選擇。」或許如果我們選擇更善良,更友善對待每個周遭,就能讓更多人善良,或許減少我們的惡也就能減少會碰到的惡 。很有意思的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是很中性很懸問的劇名,暗示我們與惡的距離,都是自己決定的。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沒有壞囝仔,只有歹命的小孩
「不是每個人生下來都可以選擇。你真的很幸運,你有愛你的爸爸、媽媽,甚至不用去擔心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我們沒辦法好好讀書,甚至沒辦法好好睡覺,我們很窮,我們很小就要出去打工,但有時候做一兩個月就會被炒魷魚。我們是在被不斷的否定中成長,甚至有時候會相信,那些說他們沒有出息沒有用的聲音是真的。可是你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只能用猜的,猜那個他想殺掉的人,是他小時候的自己。」——王赦
「我會說他是個罪人,可是他不一定是個壞人。」——王赦
如果可以把一個人的腦剖開,了解他成長思考的脈絡,就不會輕易的武斷的評判別人做的一切。到現在還記得鄭捷案的時候,囧星人在 Youtube 上說的話:「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太多痛苦卻說不出口的孩子。不管什麼原因,他們和父母關係疏遠,活得不快樂。不夠幸運,所以沒有遇到一個讓他們感到被愛的人;不夠幸運,所以沒有遇到一個會對他們道歉的成年人。」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會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他小時候,也是很可愛的,也是一個好孩子啊!」尤其喜歡劇中家庭沒有任何偏激、只是普通家庭的人設,彷彿是在表示,惡可能存在任何家庭,也可能終止在任何家庭 。而這部戲想要問的,就像劇中王赦想了解的,不是犯罪者做了什麼,而是他們為什麼選擇去犯罪。
「什麼是壞人?什麼是好人?」如果不再用既定的標準去看去標籤,如果可以試著擁抱每一個不小心墜落的靈魂,如果可以聽到每個如《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 〈別讓我走遠〉 絕望的呼求,世界也許就不會這樣崩裂。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是誰造成的?
「給最好的建議就是用遙控器,不喜歡看就關掉不要看。不要有了點擊、有了收視率,還要來批評我們媒體無腦。你們的批評,不會改變媒體的即時文化,只會讓我們精神更錯亂。」—宋喬安
「而媒體是否有中立、真實地對待這些案件,而不是牽動著整個社會的負面情緒?」—李大芝
「大奶、正妹、八卦、撿屍」什麼時候,新聞漸漸變成一種節目、表演,甚至從「地震造成松仁路裂開」的假新聞,就知道我們都活在與惡的劇情裡。而我們是受害者,還是始作俑者?在罵記者是妓者的同時,其實每一個點擊、每個留言,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也許我們的世界,都是由我們的每個小動作形塑出來的。
我想這部劇的其中一個點,也是在暗示,當媒體掙扎想要改變往更好的方向態度去,希望觀眾也可以賞臉,證明我們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所以他可以餵我們更成熟的東西。(啊還有,這個新聞台竟然是劇組自己特別搭的!!也太用心!)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不怕就不叫勇敢
「看得見的東西就不用相信,就是因為看不見,才更有機會去相信。」-應思悅
最後想提的是,有一場應思聰發病,飽受病魔折磨而跑去找宋喬平問:「為什麼是我?」宋喬平堅定回說:「可能因為你比較勇敢。」總之,不管遇到多困難、多害怕的事,要記得 不是不怕就叫勇敢,而是怕還願意去做嘗試去改變才叫勇敢。 然後,「哈、哈、哈」笑開好運就會來,因為不是世界變好才要笑,而是笑了世界才會變好。
總之,戲的創作有時候不是為了給出答案,而是拋出問題、抒發想法並提供思考,我想這部戲想要討論的,就像所謂的後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再也沒有表象、公式、一定的代表、沒有二元沒有對立,只希望走像更包容、更尊重各個立場的社會。
最後,編劇呂蒔媛已表示《我們與惡的距離》會有第二季啦,還將是一個嶄新的故事,就讓我們耐心期待吧!!!
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發佈。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4/25/theworldbetweenus/
首圖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