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沒人會比你更像專家!用 3 種心態面對學習焦慮,比到處問人更快

人總是一直往外學,深怕錯過別人分享的經驗,殊不知自己的經歷也很重要!你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自信!

很多人有學習焦慮,總是一直往外學,深怕錯過別人分享的經驗,或是深怕別人懂的新技術、新手法自己沒跟上。當然適時地撥出時間涉略新事物絕對有幫助,但更有價值的學習其實是從自己的每日經驗與嘗試中抽絲剝繭。以下是我的幾個體會:

1.我們常常記得要從失敗中學習教訓,但忽略了「成功的經驗」也有很多地方要學。

從失敗中學習經驗是一句老話,失敗的時候會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反省與檢討好像是自然反應一般,往往不用主管督促,我們也會自己從頭想一遍,甚至更有心的人會試著筆記下來,寫成報告,讓自己或是同事也可以一起學到,這是失敗的時候,我們會記得的事情。但成功呢?「Yuki 你們做得好棒!你們的團隊真的很了不起,很不容易!」當身邊的人替我們開心的時候,別忘了,除了慶功,這個成功經驗的背後也帶來很多學習的機會。

舉個例子來說:疫情期間我們做國內旅遊,因為沒有行銷費了、也沒有懂國內旅遊的同事,大家都是從頭學起,所以前 3 個月經歷很多試錯,有的同事一開新產品就中、有的怎麼開新產品都不賣,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分享會就是在分享成功經驗,探討業務為什麼會開發這個商品?當時是看到什麼數據因此有這個想法?開發過程中如何突破?後來上線後有什麼行銷手法?最後又怎麼延續這個成功?我們不只是拍拍手鼓勵,也在成功經驗的地方停留一些時間,讓大家可以一起探討這個成功案例可以學到的有什麼?

因為行銷費幾乎砍光,所以我們特別在意這些新商品的流量從哪裡來?如何成長的?這個學習可以套用在各個新開發的商品上,因此我們用《瘋潮行銷》這本書提及的「STEPPS」概念,歸納我們所有爆品的開發策略。至今邊境開放了,我們還是使用不少當時學到的作法來推動生意與流量。

還有一個例子是舊客回購,當時的場景是我們開始轉做國內旅遊的時候,發現有一些客人會一買再買,不需要行銷,好像任何新商品上架都逃不過他的注意,我們又回去追這些會員當初是怎麼認識我們的?購買了哪一類的商品?有了一些結論後,我們定義出透過哪些商品、哪些行銷方式認識我們的新客人最有價值,然後在開發國旅商品時,特別看重這些商品的開發跟行銷方向,後來不只在疫情期間接觸到很多新客人,而這些新客人也一直在支持我們新商品,甚至去年底邊境開放後,也持續跟我們買出境旅遊的商品,這就是從成功經驗深入洞察的好處,可能十年磨一劍,但這一劍磨得很賣力,所以成果當然非常好。

國內旅遊因為需求大,所以行銷成本相對低,出國旅遊因為人數少,所以行銷成本高,很難打中,而我們找到一群死忠粉絲與旅遊愛好者的會員,不只對於國旅的經營很有幫助,對於出國旅遊來說,更是業績挹注最大的力道,還讓我們省下沒必要的廣告花費。這就是我們煞費苦心專注在自己的成功經驗上,所造就的成果。

2.你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自信。

很常發現許多來跟我請教問題的人,他們其實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很久了,根本沒有人比他們懂,但他們還是不安心,希望來找我問一問,我其實都會提醒他們:

別小看自己,市場上沒有人比你還懂你的情況,注意力應該回到自己跟所面對的問題上

我常常都只是簡單詢問脈絡,對方就可以自己解答了!因為答案早就在他心中,只是不太有信心而已。我會建議大家:與其讓不懂現況的人來給你決策方向,不如自己試錯看看,從眼前的每日學習線索中找答案,因為你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啊!就算跟你同產業、或是跟你做同樣職務的前輩,也不一定了解你的客戶、你的產品或是你手上可以匹配的資源啊!

3.新技術、新方法可以聽聽,但實用性如何?有沒有資源去嘗試?要先想一下。

每一個公司資源都是有限的,當我們選擇要做一個不成熟的新技術、新方法時,要確定機會成本是什麼?為了做這件事,勢必要有些事情被放棄掉,值不值得呢?不能只看機會不看損失、也不能只看好的那一面、而不去看看實際執行的勝算有多少?技術目前成熟嗎?應用面有成功案例了嗎?

尤其是喜歡追求創新的人,最該注意的就是「學習節制」,要多一點務實思考,如此一來才能從一步一腳印的穩健營運中得到更多,而不是奢望科技可以解決累積已久的基本問題。常常看到很多主管喜歡參加創新論壇、參與一些創新社團,這些資訊當然不錯,但回頭撿起日常工作的問題,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

從自己的成功經驗中挖掘更多機會、相信自己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不盲目追求新科技,這 3 件事可以讓自己專注在自己的進步上,或許很少人能夠做到,希望分享出來對大家有幫助,也可以避免學習焦慮與 FOMO(錯失恐懼症)現象。

 

>>本文經<經理人>同意轉載

小累積大財富~
讓e-First,加速完成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