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or technology on wood table top view

蘋果設計教父 一個明星員工出走的啟示

「單一天才時代結束」後iPhone時代由硬轉軟。

蘋果官方宣布,首席設計師強尼‧艾夫(Jony Ive)將離開蘋果,自立門戶。
艾夫的離開,意味著「蘋果單一天才的時代已經終結」。
以簡約美學的核心理念,和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攜手打造出iPhone、iPod、iPad等產品的艾夫,一直被視為蘋果設計的代名詞。
但艾夫此時離開蘋果,對進入「後iPhone時代」的蘋果來說,並不是全然的壞事。
儘管iPhone仍貢獻蘋果目前約三分之二營收,但根據IDC統計,蘋果過去五年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一直維持在一五%上下,很難有新突破。也因此蘋果開始將重心轉向新聞、影音等數位內容與服務,甚至在三月的最新一場產品發表會裡,完全沒出現硬體。
蘋果高層也開始大換血,光是二○一七年至二○一八年就有至少八次變動,包含找來兩位索尼影視公司前高層負責影音,以及Google前AI大將詹納安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
「蘋果加速變革管理高層,意味著這間公司正在從硬體轉向軟體驅動。」美國知名蘋果分析師孟斯特(Gene Munster)說,「為了要成功在新機會中獲利,蘋果需要一系列非常不同的新技能。」

簽訂獨家合作協議
避免骨灰級員工遭對手收編

《華爾街日報》評論,如今蘋果需要艾夫的程度已經越來越少。而蘋果也提前為「沒有艾夫的蘋果」做了準備。彭博社報導指出,艾夫從二○一五年就淡出設計團隊,就連他在蘋果的最後一件設計作品,不是任何新產品,而是蘋果新總部Apple Park。
雖然外界仍不知道艾夫離開蘋果的實際原因,但值得思考的是,當一間公司面臨轉型,如何讓昔日戰功彪炳的明星員工順利下莊,也是一門學問。
艾夫離開蘋果後成立的新設計公司「LoveFrom」,將專注在健康領域的穿戴式裝置,蘋果將是最大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聲明稿更特別點出,會持續和艾夫在「獨家」專案上合作。
面對熟知公司習性、甚至了解未來幾年產品走向的「骨灰級員工」離職,要避免他們被競爭對手收編,在他們創業時投資、簽訂獨家合作協議,或聘雇當顧問,都是常見方法。例如,擔任華碩十年執行長的沈振來,離職後創業,也獲得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大力支持。
明星員工出走,對企業也不一定是壞事。美國愛荷華大學特彼商學院副教授李寧便指出,明星員工對企業來說猶如雙面刃。

 

高績效帶來溢出效應
但也排擠其他員工資源

好處在於,明星員工自身的高績效可以替公司加值,還會帶來正面的「溢出效應」,員工們可以向明星員工請教學習、獲得正面激勵,還可吸引其他優秀的應徵者。
但缺點是,明星員工會獲得更多資源和優勢,更加鞏固強者地位,排擠其他人的資源。西北大學經濟學家詹妮弗.布朗(Jennifer Brown)也發現,若其他人認為和明星員工差距太大,很容易放棄努力。且過於仰賴這類明星神主牌,還可能讓組織陷入定型危機。
艾夫形塑的工藝設計文化,無疑是讓蘋果市值十年增加七倍的一大關鍵,但他對設計細節的部分堅持也引發一些爭議。例如有人認為,艾夫堅持一體成型的設計風格,不僅讓蘋果產品難以維修,也很不環保。也有人認為,新款筆電蝶式鍵盤設計,故障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就是過於追求機身輕薄,卻沒考慮到入塵故障、維修不易的結果。
在艾夫離開後,取代他位子的不是一個人,而是由蘋果人機介面副總裁戴伊(Alan Dye)和工業設計副總裁漢基(Evans Hankey)組成的兩人小組,且他們不像艾夫過去是直接向庫克報告,而是向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報告。
這意味著,蘋果產品設計策略,比起賈伯斯時期的獨裁式管理,更走向分權。「蘋果產品的重要決策來自好幾位參與其中的人,運作非常水平。」庫克對《金融時報》說。
但就如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說:「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少了「設計神主牌」的蘋果,並不會一夕間就走鐘,但是要如何在分權下仍保持果斷決策,則是每間企業都要學習的。
本文係經《商業周刊》授權使用。
出處:《商業周刊》第1651期/
「單一天才時代結束」後iPhone時代由硬轉軟
蘋果設計教父 一個明星員工出走的啟示/張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