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養成金錢好習慣!

花錢當下很開心,錢花完了很空虛?

花錢雖然很開心,但是花光了也會很空虛。小螞蟻拿到的200元紅包,都是外公外婆辛苦賺來的錢,小螞蟻拿去喝飲料、夾娃娃、打電玩,一下子就花光了,就算後悔也來不及!如果要出門踢球,事先準備好水壺,就不用花錢買飲料了。

踢完球後要是肚子餓,趕快回家吃飯,既營養又省錢。小螞蟻因為自制能力不足,受不了誘惑就跟著別人花錢。如果小朋友常常有樣學樣,無法控制自己不花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帶錢出門,你就不會花錢了。

花錢很開心,但是後悔時也是很痛苦。小螞蟻開心地花完200元紅包,但是後面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跟精力,來做家事跟讀書,才能夠把錢賺回來。所以,小朋友在花錢時,要先想到賺錢跟存錢的辛苦,你就不會隨意浪費錢了。

花錢消費 也要懂得先苦後甘

陳老師年輕時在基隆的海大附中,當夜間部的代課教師,晚上10點放學後,要先搭公車到基隆車站,然後搭客運到台北車站,再搭一班公車回家,到家時都已經深夜1點了。如果有買車的話,開車回家就會快很多,應該11點就可以到家。

汽車雖然方便,但要定期維修保養,還要繳稅金跟保險費,開車出去還要找停車位,停車費也是一筆開銷喔!所以我堅持不買車,靠BMW(Bus,公車;MRT,捷運;Walk,走路)代步,儘管比較辛苦,但是可以有更多的錢拿來運用跟投資股票了。

等到我存了很多股票後,靠這些股票發的股利買了3台車,而且也是靠股利來幫我養車喔!所以,做人要先苦後甘。

「想要」還是「需要」?

小朋友有沒有聽過:「需要有限,欲望無窮」?其實我們每天只需要一點點東西,就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了。例如在家吃飯營養又健康,就沒有必要到餐廳花大錢。但是,當一個人「欲望無窮」時,為了滿足欲望,他就會變「窮」了;比如,明明喝水就可以解渴,偏偏要買很貴的飲料,不知不覺就把錢花光光。

因為我們口袋中的金錢是有限的,所以要「先求有,再求好」。小朋友在花錢之前,要先明白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也就是根據輕重緩急,先滿足需要,當有閒錢時再去滿足想要。要記住「先需要,再想要」的原則,才能夠存到錢!

什麼是需要?就是「生活上不能沒有的東西」,例如上學要用的書包、課本、鉛筆盒,都是「需要」,如果缺乏了就無法上課。什麼是想要?雞排、零食、飲料、玩具或口香糖,都不是生活所必要的;很昂貴的書包跟鉛筆盒,也不是上學所必需的。這些可有可無,或是有更便宜、好用的替代品,通通都可以歸類為想要,不是非買不可喔。

 ▍ 本文節錄自《打造小小巴菲特2 養成金錢好習慣》,陳重銘著,金尉 /Money錢。由Pubu電子書城授權轉載。

百元奇基 讓你樂FUND天  終身1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