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財經時事獅 巴菲特認證的10個壞習慣!每分每秒都在浪費你寶貴的時間與金錢 晚10年投資,資產成長可能差上200%。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By 小粉獅 / 2024-12-13 摘要:每拖延一年投資,複利增長的效果就被大幅削弱,進而阻礙財富成長潛能。如果你計劃投資1萬美元,選擇了一支年平均成長率為8%的股票,並從25歲開始投資,到65歲時,資產將成長到217,245美元。若你延遲到35歲才開始,同樣的投資到65歲時僅能累積到100,627美元。本文整理10大巴菲特認為的10個投資壞習慣,一定要避開。 數十年來,無論市場如何波動,巴菲特的投資與理財心法始終如一,且適用於各階段的投資人。他的價值觀一向直指人性的弱點,提醒人們避開那些不知不覺浪費時間與金錢的壞習慣。來自美國的伯恩斯夫妻(Steve Burns & Holly Burns)共同創辦的投資網站New Trader U,近期整理出,巴菲特認為對累積資產沒幫助的10個壞習慣,藉此提醒大家改善這些心態,希望能幫助大家建立自己的財富。 壞習慣1:先花錢後儲蓄「不要把花剩的錢存起來,相反的,要先存錢再拿剩的錢來花。」-華倫.巴菲特巴菲特強調「用心」消費(Mindful Consumption),而非衝動性購物。研究顯示,平均美國人每月花費約314美元(約新台幣1萬元)在衝動購物上。巴菲特建議,先儲蓄目,再將存完剩下來的錢,自由分配給非必要支出。這種簡單的心態轉變,對於財富累積可能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 壞習慣2:拖延投資「今天有人坐在樹蔭下乘涼,因為很久以前有人種了一棵樹。」-華倫.巴菲特巴菲特11歲就明白,投資應該越早開始越好。他在11歲時買下了人生第一支股票,這讓他早早體會到複利的力量。如果你計劃投資1萬美元,選擇了一支年平均成長率為8%的股票,並從25歲開始投資,到65歲時,資產將成長到217,245美元。若你延遲到35歲才開始,同樣的投資到65歲時僅能累積到100,627美元。這種差距生動地說明了拖延投資的代價。當你又拖延一年才投資,複利增長的效果就被大幅削弱,進而阻礙財富成長潛能。 壞習慣3:嘗試預測市場走向「股市是一個把錢從沒有耐心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心人手中的機制。」-華倫.巴菲特根據歷史數據,只要你錯過2002年到2022年間,股市表現最好的10個交易日,投資報酬率就會減半。因此,巴菲特主張進行穩定、一致且持續的投資,而非試圖預測市場波動。巴菲特認為,即便是最專業的金融交易員,也難以成功地掌握市場節奏,但許多散戶投資人卻試圖超越市場。一般來說,長期投資往往比追逐短期走勢更有效。 壞習慣4:忽視自我學習「每天閱讀500頁,知識才會像複利一樣累積。」-華倫.巴菲特巴菲特每天把80%的時間用於閱讀和思考。他強調持續學習的重要性,而這種習慣也直接影響財務決策。研究顯示,經常閱讀的人通常具備較強的金融知識和判斷能力,有助於制定更明智的投資策略。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知識資本與財務資本一樣,可以隨時間不斷增值。 壞習慣5:盲目追逐投資趨勢「我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華倫.巴菲特2008年金融風暴和「.com」網路泡沫事件這類危機,顯示了「羊群效應」的從眾心態所造成的昂貴代價。當所有人都在1999年一窩蜂的買進科技股,或在2007年搶買房地產時,巴菲特始終保持冷靜,維持其嚴謹的作風。與大眾背道而馳需要堅忍不拔的心態,但過去的事件證明了,這種做法通常會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壞習慣6:做出太多承諾「成功人士與極度成功人士的區別在於,後者對幾乎所有事情都說不。」-華倫.巴菲特時間管理不善會帶來隱藏的財務成本。每一項承諾都代表著機會成本,這些時間和精力可以用來進行更有利可圖的活動。巴菲特採取的「選擇性承諾」方法,讓他能將資源專注於最重要的決策。 壞習慣7:專注於快速回報「我們最喜愛的持股期限是永遠。」-華倫.巴菲特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大多數成功的案例都來自長期持有的投資,如可口可樂與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短期交易不僅產生費用和稅金,也錯失了增長的機會——專注於長期回報比短期交易更能避開這些陷阱。 壞習慣8:過於頻繁的交易「無為是種智慧:不活躍的交易是一種明智的行為。」-華倫.巴菲特股票平均持有時間從1960年代的8年,降低到今天的不到6個月。每一筆交易都會產生成本,包括看得見的(佣金)和看不見的(買賣差價)。至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周轉率仍然非常低,證明成功的投資往往什麼都不需要做,耐心等待和無為,可以讓你在市場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壞習慣9:過度依賴借貸「我見過許多人因酗酒和槓桿傾家蕩產——槓桿指的是借來的錢。」-華倫.巴菲特無論是使用保證金借貸,還是透過期權和期貨放大槓桿,這些行為都會在股市大跌時,加劇你的虧損,甚至迫使投資人在最不合時宜的時候拋售資產。巴菲特堅持避開借貸的策略,這幫助他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健。 壞習慣10:過於頻繁的做出財務決策「一個投資人應該表現得好像他一生只有一張決策卡,上面只有20次決策機會」-華倫.巴菲特研究表明,頻繁的決策會耗損心理能量。巴菲特的「20次決策卡」規則,提醒投資人謹慎行事,每一次的投資決策應該都是經過仔細考量後進行的,而不是根據短期市場波動頻繁交易。 資料來源:NewTraderU、Steve Burns核稿編輯:林易萱責任編輯:陳柏燕 ▍ 本文轉載自《巴菲特認證的10個壞習慣!每分每秒都在浪費你寶貴的時間與金錢》,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設定目標不用太費力,有iLEO就可以~夢想帳戶讓你輕鬆儲蓄、自己作主! 立即了解更多 Tags: 基金ETF, 投資理財, 智能理財, 生活時事 You may also like 不斷精進的投資之路 By 小粉獅 / 2025-04-30 關稅戰烽火連天 公用事業減震防災 By 小粉獅 / 2025-04-25 2策略波段操作可轉債拉高勝率 By 小粉獅 / 2025-04-23 跟著大盤無腦賺時代過去!川普亂世為何出現搬錢到「主動式ETF」現象? By 小粉獅 / 2025-04-21 買房前必做的 5 件事:讓你的第一間房成為財富起點 By 小粉獅 / 2025-04-09 文章導覽 AI應用持續發展 有利受惠族群擴散都更、危老差在哪 都更宅怎麼買?市地重劃跟區段徵收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