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財經時事獅 靠333飆股法則 小資也能提早存到1千萬 By 小粉獅 / 2025-06-20 想要存到1千萬元,就要有方法──目標導向、數字管理。雖然理想與現實難免有差距,但投資最怕就是淪為空泛口號「我要賺大錢」,光喊是不會許願成功的。投資就像是在跑一場馬拉松,最難的就是站上跑道,你一定要有決心付諸行動。 目標導向 為投資開啟導航跨出第一步之前,先問問自己:「想不想要有錢?」當然,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幾年後有的人可以實現目標、有的人不行,差別就在有的人喊完目標之後轉身就去追劇、在沙發上耍廢,有的人卻願意開始計畫、執行投資,你說,誰才是有機會達到目標的人?把大目標訂出來之後,再去計畫每個階段的小目標。就像是要完成全馬(42.195公里)之前,在沒有經常練跑的情況下,不可能第一次就跑完全馬,而是要陸續完成10公里、半馬、30公里等階段性目標之後,才有可能順利完成全馬,以上就叫做「目標導向」。就像是開車上路前,先定位好導航才能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亂飛。途中即使走錯路,只要導航方向正確,終究是會修正回到正軌、抵達目的地。 數字管理 用333法則達成千萬目標目標定位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數字管理」,這時候要將目標明確化、數字化。萬事起頭難,不少人在一開始資金不多、難以看到報酬成效的時候,很容易宣告放棄,總覺得要賺到1千萬元難如登天!其實應該先根據長期目標,再依序訂定中期目標、短期目標,投資的旅程分階段達成目標,會更有信心與成就感。我剛開始投資時碰上大多頭,順風順水以為股票錢很好賺,當時滿懷野心只想賺倍數,有些持股帳上獲利已達7、8成還不想賣,最後淪為紙上富貴。後來體認到,台股淺碟市場的特性是題材多、輪動快,持股抱太久或跑太短都不適合。透過波段操作的「333法則」,更能夠有效率將小資金累積成第一桶金,然後再滾出第二桶金、第三桶金……。所謂的「333法則」是鎖定3個月內能漲3成的潛力股,操作3次就能翻倍。這樣的投資操作策略,適合資金不到100萬元、想要集中火力將資金翻倍的人,如果資金在300萬元左右,則建議分成3檔個股布局,順勢而為,有機會更快達到千萬目標。「老師,投資專家不是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嗎?為什麼要集中持股?」學員常常會有這樣的問題,有些人長期以來習慣了「亂槍打鳥」的投資方法,往往聽人家報明牌就去買,賠了就丟著不管。我經常幫客戶持股診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70幾歲老婆婆,手中持股100多檔,買賣毫無章法、無力管理,即使盤勢在多頭,其持股也是漲少跌多,整體報酬當然慘兮兮。我開玩笑說,如果持股這麼多檔還能有好績效,那大概可以去管理3檔共同基金了。況且,不斷增加投資組合標的數目,不見得真的能分散風險,反倒是一定會分散獲利的火力。因為很多投資人在市場流行某題材時,會針對該族群一口氣買多檔個股,導致攤開庫存一看,好幾檔鋼鐵股、好幾檔航運股、好幾檔IC設計股,漲時同漲、跌時齊跌,最終統統被套牢。這顯然是不願錯過行情,又缺乏抓出族群領頭羊的能力。 1年賺百萬 第4年滾出千萬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公告,2024年上班族的實質總薪資平均為56,566元,長期年複合成長率不到1%。薪資漲幅趕不上物價、房價上漲的速度,成為很多人乾脆放棄不理財的藉口,所以我將目標數字化,讓大家了解其實一般人要存到第一個100萬元不是難事。如果每個月薪水入帳後強迫自己先固定儲蓄1萬元,則1年可儲蓄12萬元,假設存了3年,以36萬元作為投資本金,設定每1季鎖定1檔好股,獲利目標30%,則1年後的投資本利和可以來到102.8萬元,再加上年儲蓄12萬元,總資產將達到114.8萬元。投資1年加上儲蓄可以滾出百萬元,這個時候不該見獵心喜、賺了就想跑,而應該把這百萬資金當作第一桶金,在接下來的時間,每個月一樣存1萬元,然後持續將資金投入「每1季獲利目標30%」的好股,反覆操作,第4年就有機會滾出千萬。請記住「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一個千萬都是從百萬累積的,每一個百萬也都是從1萬元開始的。 ▍ 本文節錄自《飆股新手的實戰筆記:簡單4步驟,小資也能季賺30%》, 陳威良著, 金尉 /Money錢。由Pubu電子書城授權轉載。 iLEO百元奇基【百元在手 FUND眼未來】申購手續費限時1折起~ 立即了解更多 Tags: 基金ETF, 投資理財, 智能理財, 生活時事 You may also like 川普為它推法案!穩定幣到底是什麼、怎變美國延續美元霸權新武器? By 小粉獅 / 2025-07-30 Switch 2稱霸銷售 eSports電競正夯! By 小粉獅 / 2025-07-25 學會忽略雜訊,是致富的第一步 By 小粉獅 / 2025-07-20 股市崩了也不賣房?影響房價3大原因 By 小粉獅 / 2025-07-11 AI投資有夠夯 從科技大會師看AI黃金十年! By 小粉獅 / 2025-06-27 文章導覽 什麼是梯戶比?買房前先搞懂,私密性、等待時間、保值性全都關鍵邁向2050淨零排放 第一銀行永續生態圈講座攜手企業淨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