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做到完美,只要持續就會進化

強化人生四大領域,出擊更省力

在我人生中有四個重要領域。每當我把心力用在那裡,即便只挪出一點點力氣,努力永遠是值得的。

  1. 我的飲食
  2. 一整天的活動
  3. 我身邊的人事物
  4. 最後一項是我自己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聽起來很麻煩。我懂。任何一項若要徹底做好,根本可以變成全職工作,更別提四項同時做到!然而,如果從這四點著手,其實不需要耗費太多功夫,就會出現巨大的轉變——只不過得持之以恆,每一項都固定小小關照一下。

我是說真的。我即將在書中分享的心得,你有可能感到是新知,好像很深奧,但許多也極度簡單,只需要非常少的力氣或時間。不過,簡單歸簡單,你將脫胎換骨。想一想就知道,有時最簡單的事,其實最難做到。因為你太忙,或是有更大的問題等著處理,很容易把那些事擺到一旁。然而,當你有紀律,不放過最小的細節,就能達成最大的夢想。

更棒的是,你甚至不必全數執行書中提到的每件事,就能有不可思議的成效。老實說,我是否希望你能盡量全部做到?那是當然!由於我對自己極度嚴格,我一般也會催促人們制定可行的新標準,並想辦法達標。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不知道在你的世界,你正經歷什麼樣的困難。我不知道你今天能留多少分鐘給我,明天又能挪出多少分鐘,或是你替自己設下多個人、多特殊的目標。不過,我的確知道不論幾歲、不論目前的活動量是多少,出擊法適合每個人。這是一套很容易遵守的計畫,你可以自行決定要投入到什麼程度。

簡化版的「出擊」

許多生活型態計畫會分配每星期的任務,附上極度明確的指示,但出擊法只需要你做以下幾件事,想好今天要做的事。

這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每天早上醒來後,提醒自己展開這八個行動:

觀察、感謝、平衡、豐富、撫慰、相信、振奮、出擊

什麼時候與自我對話都沒關係——可以是你即將跳下床前,也可以是下床走動後。不過宜早不宜遲,因為本書提到的部分技巧,愈早納入一天的生活,效果愈大。

為什麼要大聲說出這八件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這樣想吧:當你大聲說出這八個行動,你替一天已經定好調了,提醒自己是多麼認真想要改變人生,從早上的第一分鐘就在努力。此外,你在一天中說出這幾個行動的次數愈多,等於是愈常提醒自己,你需要做出某些決定,才能在一天當中做到這八件事。

此外,如果你感到彆扭,這是我要你改的第一件事。我們在談你。這是你的人生,不是別人的。別人怎麼想不重要。如果別人看不順眼,那就解釋你為了改善生活,正試著踏出重要的一步。如果你解釋了,對方還是認為你瘋了,或許此時該懷疑這個人有多真心為你好,並做點什麼。

別渾渾噩噩過一天

我要你從起床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大約睡前的一、兩個小時,隨時留意這八個二字行動,設法在以下領域應用每一個行動:

  • 你的飲食
  • 你的活動
  • 你身邊的人事物
  • 你自己

換句話說:

  1. 我要你觀察一件事。這件事與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有關。
  2. 我要你感謝一件事,看是感謝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3. 我要你平衡一件事,平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4. 我要你豐富一件事,豐富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5. 我要你撫慰一件事,撫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6. 我要你相信一件事,相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7. 我要你振奮一件事,振奮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8. 最後我要你出擊一件事,那件事關係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究竟要如何做到?很簡單。在接下來幾章,我會教你各種有趣的創意策略與方法,協助你把這八個二字行動,應用在生活中的所有領域。某幾條建議的強度的確較高,不過我確定不論你剛開始能挪出多少時間或精力,都至少能找到一個可以嘗試的策略。

每天都得按照順序執行嗎?換句話說,在感激某件事之前,必須先觀察嗎?必須先取得平衡,再來豐富某件事嗎?不是這個意思,絕對不需要,尤其是剛開始弄懂公式的時候,任何順序都可以,一天之中什麼時候執行都可以。

該如何追蹤?任何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事實上,愈有創意愈好。你可以在口袋或皮包裡放記事卡,每完成一項行動就打勾。把八個行動分別寫在八張便利貼上,貼在電腦螢幕上。在一天中,完成的就撕掉。也可以設定手機,一小時提醒一次,完成八項中的一項。總之,就選那個對你來說最容易做到的。

平衡你自己

時間很重要,也是人生中少數一旦用掉,就不可能挽回的東西。要如何運用時間?這個嘛,完全由你決定,但一定要記住,有害與有益的事物,兩者都會爭奪你的每分每秒。究竟誰能占據你的時間,由你決定。

我在球場上永遠會告訴自己:「我花在失球的時間,也可以用在拿下一球。」這句話也能應用在人生中幾乎每一件事情上。

你可以一整個下午躺在沙發上,想著希望身材好一點;也可以一下午泡在健身房,讓身材好一點。你可以把午餐間用在吃不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吃更健康的食物。沉溺於負面念頭的時間,同樣可以用來想正面的事。

有可能把每一樣不好的東西,全換成有益的嗎?辦不到。天天都得做到,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只要記住,不論你嘗試以下哪些步驟,都能為生活帶來更多先前沒有的平衡時刻。

拿掉兩件事來平衡

肩負比一般人還多的事,讓人有某種自豪感,不是嗎?你也一樣嗎?有一種人會刻意與願意接下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只為了保持忙碌。當然,同時包攬很多事,有時會帶來滿足感,可以在人前炫耀自己是女超人,或單純覺得很有生產力,做了好多事。有時則是別無選擇,因為好多人仰賴我們。然而,你攬下的每件事都得付出代價,有一定的壓力。

不過,我跟你一樣,有時會忘記自己身上有太多事,直到應接不暇,或是精疲力盡。有時我會覺得一定得接下所有事,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我得提醒自己要是把自己垮,焦頭爛額,那麼「害怕」讓別人失望,最終會導致對自己失望。

我最近告訴小威,每次我回覆一封電子郵件,結果就是多十封新的信要回。過去幾年,每當我試著清理行事曆,事情似乎永遠會再次失控。然而在內心深處,我其實知道為什麼會一直發生這種事。如果沒運用智慧,有意識地選擇優先順序,生活不免會被打亂。你必須選擇真正最優先、對你來說重要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你清點一共攬下多少事,接著找出兩個—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不再做那兩件事,或是交給別人。如果不確定要拿掉哪兩件事,那就問自己:

我需要獨自承擔嗎?換句話說,能否找人分攤?

能不能交給別人?有時自尊會讓我們不願承認,別人八成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真的有必要持續做這件事嗎?還是說這件事能自行運轉?我們一直攬下的責任裡,通常至少有一個很早以前就能停住。

加兩件事來平衡

反過來講,也有人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多加一點事,但因為害怕失敗、做事沒章法、不感興趣,或是擔心隨之而來的壓力,甚至不願意考慮扮演更多的角色。平衡的一大重點是感到滿足與發揮潛能,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對自己誠實:你是否已經拚盡全力,在人生中前行?失衡很容易導致不快樂,功不成名不就,無法實現夢想。雖然在生活中加入額外責任,偶爾會出錯,但光是奮力一搏,失敗也能帶來一定的滿足感,因為你知道至少試過了。

所以說,如果感到可以多做一點,那就找出能加進一天之中(或一星期)的兩件事。問自己:

是否有任何我刻意避開的事?你究竟迴避了哪些事,或是為了什麼原因拖太久,這些並不重要。重點是拖著不做的事,大都因為出於害怕,或是認為永遠不可能做好。找出這樣的事,不僅能讓你刪掉待辦清單上的事,還能培養自尊自重的心理,更可能胸有成竹地處理更多事務。

這件事是否連帶讓人受惠?世界上永遠有很多事,可以連帶平衡另一個人的人生,例如你的配偶或夥伴一起工作的人、朋友、鄰居等。試著挑你開始執行後,你在乎的人將直接或間接獲得正面影響的事。

PUBU電子書城 飽讀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