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非農2深水炸彈 逼美元浮出水面…陶冬:市場近期跌宕的是「這原因」

全球風險資產市場,在動盪中迎來了2022年的第1個星期,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要激起了市場對「更早、更快地」實施政策緊縮的恐慌,S&P500一周下挫4.7%,NASDAQ下挫4.3%,國債被全線拋售,10年期國債利率升到1.77%的疫情以來最高水準。

除了FOMC的會議紀要,非農就業資料也不理想,新增就業人數不到預期的一半,但是工資卻重拾升軌。聯準會和非農兩隻深水炸彈,逼得美元浮出水面,美元指數DXY貶值至95.7。

比起股市,石油市場的價格更堅挺。OPEC+開會決定每天增產40萬桶,礙於美國胡蘿蔔加大棒,沙特最終還是同意了增產,但是油價卻在繼續上漲,俄烏邊境緊張局勢和哈薩克暴動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至每桶81.75美元。黃金現貨價微挫,比特幣價格明顯下跌。

公開市場委員會紀要公佈後,恐慌指數VIX一度急升19%,全周升6%。

聯準會可能3月開始加息,市場對美國國債拋售

聯準會公佈的12月會議紀要顯示,決策者有意「更早、更快地」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觸發了市場對美國國債的拋售。紀要發佈後只剩下不到3成的交易員仍相信政策利率在3月份還會維持不變,大多數人認為聯準會在3月例會上加息。

不過聯準會的政策轉身,也不是今天才發生的。鮑威爾在去年12月的聽證會上就公開承認,通脹未必是暫時性的。接下來在12月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政策決策者從利率前瞻指引到會後聲明再到記者會上的語境,已經全面轉鷹,不僅加快了減少買債的額度,而且明示會在利率政策上加快速度、增大力度。

市場對此作出了滯後的反應,年初基金經理調整資產組合,在資產種類配置、風險與槓桿把控上進行調整。

市場起伏源自資金重新配置,貨幣政策的擔憂佔上風

筆者認為,這次市場起伏跌宕主要源自資金的重新配置,在演繹經濟再通脹和聯準會政策轉鷹兩條主線上,對貨幣政策的擔憂暫時占了上風。Omicron變異株被證實,傳染能力極強,但是重症率卻降至與重流感接近的水準。

美國與英國政府拒絕再施封關措施,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似乎可控。部分人士甚至提出Omicron是以輕微症狀獲取免疫能力的「天然疫苗」。於是reflation(再通脹)就再次成為股市的主題。

同時,貨幣政策風險上升,所以資金尋求盈利復甦中的舊經濟股,估值相對便宜的舊經濟股。資金繼續流出債市,流入股市,在資產配置上增加風險權重。

300多萬工作還沒恢復,工資卻在拼命上漲

不過上周更大的交易主線是美國貨幣政策。聯準會有雙政策目標,維持物價上漲的中期水準在2%左右,同時支持經濟達成完全就業。

聯準會的通脹目標早已達到,甚至過高了,但是就業目標是不是達到了呢?比起疫情前,大約還有3百多萬份工作沒有得到恢復,但是工資卻在拼命漲。究竟是不是部分失業人士已經永久退出勞工市場?

究竟非農就業統計上不夠準確,有各種說法。甚至公開市場委員會最新紀要上也挑明,「部分成員認為就業目標已經大致達到」,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這是決策層放出的測試氣球。

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心,已經從就業移到通脹

聯準會現在傾向于放棄完全就業目標,因為沒人知道什麼狀態才是完全就業,同時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高。聯準會提早加息,就是因為它不再執著要恢復到疫情前的就業水準。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心已經從就業移到了通脹上。

今年上半年,經濟在通脹和聯準會政策轉鷹兩條主線會交錯影響市場情緒。

美國12月非農就業增加了19萬9千人,遠遠低於分析師預測平均數44萬人。首先這個數字比預測中位數低了一半,從就業復甦角度看,是一個較差的數字。其次這是12月份的數字,耶誕節是零售旺季,說明人流沒有想像那麼好,當然更多的購物轉向了線上。

第三時薪重新大幅上升4.7%,工資壓力依然很大,這個利好消費,卻對通貨膨脹構成壓力。第四失業率大降0.3個百分點,到3.9%。

超低失業率的原因,是因為疫情間失去工作的人並未回頭就業

困惑經濟學家的一個現象就是勞工參與率仍然比疫情前低了整整1個百分點。超低失業率,是因為大量疫情期間失去了工作的人並沒有回來找工作,這批人沒有被包括在失業率的統計中。

同時時薪卻在高速增長,這令聯準會最近對就業市場表述的修正更符合現實,也就增強了貨幣當局推進貨幣環境正常化的決心。

的確,這組就業數字是疲弱的,但是筆者認為不會改變聯準會退出疫情QE的步伐。通貨膨脹壓力很大,工資上漲很快,物價上漲的源頭已經從供應鏈中斷轉向漲工資觸發的成本拉動型,所以聯準會必須要加快政策調整的步伐。

本周觀察重心是美國12月CPI、中國社會融資數據

這既是經濟現實的要求,也是政治現實的必須。預計3月份完成taper,3月份開始加息,今年和明年每季度加息一次,每次25點,直至通脹壓力舒緩或經濟有明顯下行的壓力。

本周關注兩組資料,第一組是美國十二月CPI和核心CPI,聚焦於物價壓力是否繼續升溫;第二組是中國的社會融資資料,聚焦於貨幣和信用環境是否出現寬鬆。

 

本文經<今周刊>同意授權轉載,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及不代表本行立場。

市場趨勢波段不擔心,就靠e-First 智能理財最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