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風險管理?4步驟與4策略:不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前任高盛銀行總裁、現IBM副董事長柯恩(Gary Cohn)曾言:「如果你不投資風險管理,不管你身處哪個產業,都是高風險產業。」

關於風險管理,你必須知道:

1.風險管理看似是減速,實則幫助組織全速前進
2.風險管理的4個步驟:辨識、排序、行動、監測
3.風險管理的4種策略:避開、降低、共擔、轉移

假如你坐上一台煞車不靈光的跑車,你會以最高速度行駛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即便眼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你依然會擔心,要是前方突然出現坑洞、路邊殺出行人,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在商業的世界中,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就好比煞車,作用看似是減速,但它的存在是要幫助企業更有底氣全速前進。

 

什麼是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指的是靠著系統性的方法,主動辨識、評估和控制可能影響組織營運與獲利的潛在威脅,進而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保障。

風險的種類包羅萬象,例如法律爭議、技術出錯、管理失當、財務的不確定性、市場環境變化、甚至是天災人禍等,都可能導致原始計畫失算,影響小至賠錢、大至永久性的商譽受損。

事實上,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要留意潛在風險,但直到1990年代,隨著數次經濟危機發生,許多國家才開始制定風險管理的方針。例如美國特雷德韋委員會贊助組織委員會(COSO)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澳洲和紐西蘭制定的AS/NZS 4360風險管理標準。

 

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目前國際上最被廣泛應用的風險管理指南是ISO 31000標準,自2009年首次發布後,進一步促成了風險管理的標準化。以下是其中最關鍵的4大步驟:

1. 辨識潛在風險

辨識風險看似容易,實際上有個重要前提是必須「了解自己」。唯有清楚組織的目標是什麼、成功的指標是什麼,才可能全方位地探測出風險。

2.依據組織目標排序風險

風險管理的目的不是要消滅所有風險,而是了解什麼風險值得冒、組織又有多少能耐承受風險。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試想:「風險=威脅大小 x 組織脆弱程度 x 衝擊力」

得出各項風險大小後,也需參考組織的商業目標來排出應對的優先次序。

3.採取行動預防/緩解風險

若組織判斷有應對特定風險的必要性,就會進到制定策略的階段。(請參考下段「企業常見的風險管理策略」)

4.定期監測與調整管理策略

風險管理並不會有「做完」的一天。商業的環境日新月異,今日奏效的管理措施,不代表明日同樣適用,因此定期監測與調整才是長久之道。

 

企業常見的風險管理策略?

1.避開風險

若一件事沒有顯著的效益、卻有潛在的負面影響,通常組織會選擇徹底避開。例如,不參與某項計畫、不啟動某條產品線。「不碰」也是一種風險管理策略。

2.降低風險

對於無法完全消除、但必須承受的風險,組織最基本能做到的就是減少其影響,例如準備備案計畫、員工教育訓練、強化安全措施等等。

3.共擔風險

在風險更加未知與模糊的情況下,常見的做法是將承擔風險的對象從個人(單一部門)轉移到群體(跨部門)。好比一間公司也是由不同股東出資,人人都只承擔了營運失敗的部分風險。

4.轉移風險

風險未必要自己承擔,其實也能轉移給第三方,例如購買保險、與外部廠商簽訂合約等等,也能大幅減輕企業在財務上的壓力。

很少人天生就喜歡風險,但正如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險」(The biggest risk is not taking any risk),如何聰明認識風險、管理風險,才能創造可長可久的成功。

 

參考資料:TechTarget、IBM、ISO 31000風險管理之要求及應用探討

 

>>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發佈。

理財做得好 退休生活沒煩惱~
e-First 是您值得信賴的投資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