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取代信用卡「不可能」?專家拆解未來賽道:LINE Pay若參戰將帶來巨變

綜觀台灣電子支付戰況,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組長李震華指出「最後還是回到消費者體驗,要讓用戶感受到友善與方便。」

台灣電子支付總使用人次突破2,600萬,與2021年用戶規模相比,短短700天就新增千萬名消費者申辦。電支有什麼特色吸引千萬人使用?2024年翻開新的篇章,下一波考驗在哪裡?

台灣使用電子支付的場景,有可能成為主流的消費行為嗎?過去操作手機時,要掃會員碼、發票載具條碼、最後才是付款碼,電支的頁面上有很多步驟需要進行,耗費了很多結帳的時間,讓用戶寧可拿出現金。

如今來到這個階段,消費者只要前置作業先行綁定完成,不論是正掃(主動掃描店家QR code)或反掃(出示手機QR code讓店家掃描),幾乎可以無痛消費。

當「使用摩擦」愈來愈少,電子支付發展到後來,有機會取代信用卡?

目標一致但特性不同,與信用卡「沒打架」

「對消費者而言,最主要有3個重點:安全、便利、實惠,不論是信用卡或電子支付,都是一樣的道理。」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認為,任何支付方式的「黏著度」都從這裡思考,也是金融服務的基礎條件。

他說明,消費者選擇用行動支付而非現金,一定是行動支付帶來更大的誘因,例如電子支付比錢幣更乾淨衛生、出門不用帶皮包,或是為了得到更好的通路優惠。

不過,台灣的電子支付會不會取代信用卡,恐怕是言之過早。就發展軌跡來看,信用卡已發展近30年,電支發展才8年,兩者延伸出來的生態圈也有深淺度的差異,信用卡交易金額相當可觀,電支則有「多筆小額」的特色。

再者,信用卡在「非現金支付」的地位裡,仍有獨特優勢,例如可以提供延後付款、分期等功能;但根據金管會法規,電子支付機構不得執行「授信業務」,或是提供用戶信用額度。

也就是說,像是分期、先買後付等新交易型態,電子支付業幾乎碰不得,更是金管會緊盯的紅線,消費者族群在金流管控上仍具有風險,因為如果業者無法掌控,就很有可能會再出現另一波「喬治瑪莉現金卡」席捲全台的債務風暴。

賴偉晏表示,目前看來電子支付和信用卡將「共存共榮」,形成一個互補關係,讓消費者可以多元運用,對應到不同的消費場景,「現金雖然逐步被取代,但仍有存在之必要,因為手機普及程度並非100%滲透率——無法使用行動裝置的人,不能連帶被『金融歧視』。」

LINE Pay有戲唱!分手一卡通恐掀大震

談完各家電子支付的樣貌,為何坐擁1,200萬用戶數的LINE Pay,並非列在此次討論範圍?主要是因為,就定義上,LINE Pay仍屬第三方支付,其他延伸服務則搭配一卡通MONEY的電子支付功能。

根據現行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若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就必須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業務許可,納入監管範圍,LINE Pay日均額還不及20億元,但未來幾年是否將超過,還要再觀察。

除了LINE Pay,包括樂購蝦皮、綠界科技、拍付國際(Pi拍錢包)、藍新科技、foodpanda等,也被列入觀察名單。新的發展面貌,端看這些第三方支付業者是否有可能申請電子支付執照。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組長李震華認為,未來LINE Pay取得執照後將成為電子支付龍頭,可觀察LINE Pay和一卡通的合作關係是否有劇烈變化,尤其當2家業者都在做電支業務,如何升級合作,或者分手切割,用戶服務該歸誰負責,就是新的議題。

此外,LINE Pay在台支付據點超過50萬處,未來勢必要整合至金管會主攻的TWQR政策,國內的消費場景往前一步,海外布局也有新的可能,將有機會提高台灣LINE金融生態圈的用戶黏著度。

李震華表示,電子支付的發展主要有2條路,第1條是將場景做出「深度」,境外支付、移工支付、企業支付就是案例,讓各消費族群都串進來;另1條則是將應用做出「廣度」,透過行為大數據分析對焦消費者的金融需求,「不論如何,最後還是要回到消費者體驗,讓用戶感受到友善與方便。」

責任編輯:謝宗穎

>>本文經<數位時代>同意轉載

台灣Pay 筆筆消費 2%享回饋!